本報訊(劉春英記者龔琛虎) 近年來,江西省全南縣以質量興縣為契機,大力推廣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著力提升特色農產品質量,農業標準化開啟了農民致富大門,有力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致富奔小康。蔬菜種植是全南縣農業支柱產業。
以前由于采用傳統落后的種植技術、粗放的管理,產品品種單一,產出的蔬菜質次價低,曾淪落到街頭論袋賣、堆在路邊沒人要的境地。為提升蔬菜品質,全南縣質監局會同農業部門經過調查論證,根據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要求,在南逕鎮率先建立了標準化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區,探索制定蔬菜種植標準及技術規范,并在各個鄉鎮建立農業技術標準培訓中心,分期分批對種植戶進行種植技術培訓,推動蔬菜業向標準化規模化發展。
目前,該縣標準蔬菜種植已輻射到6 個鄉鎮,年蔬菜種植面積達到6670 多公頃,惠及農戶24000 多戶,農民人均年從蔬菜業中增收1100 多元,產出的無公害高山蔬菜不僅俏銷廣州、珠海、深圳,還進入了沃爾瑪等大超市,走出了國門。2011 年該縣被列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優質蔬菜基地規劃區和全國蔬菜產業發展重點縣。嘗到了農業標準化的甜頭,全南縣按照“選好一個項目、確定一個品種、制定一套標準、發展一個龍頭、建立一批基地、創立一個名牌、致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和運作模式,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著力建設特色鮮明的優勢產業帶,推動農產品上規模、上檔次、創品牌、創效益。
全南縣質監局按照有標貫標、無標制標的原則,積極做好項目申報、規劃建設、服務指導工作。目前,已建立全南縣農業標準體系3 個,制定全南縣農業標準技術規范14 個。通過制定并實施各類農業標準及技術規范,全縣運用標準生產的無公害農產品比例達90%以上,有力推進了該縣臍橙、西瓜、高山蔬菜、蠶桑、生豬、苗木、油茶等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今年,全縣形成規模的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138 個,標準種養生產車間280 多個,全縣農業標準化生產面積可達到1.3萬公頃以上。
來源:中國質量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