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1月,湖北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18550.3億元,增長44.1%;利稅總額1982.9億元,增長50.1%,同比凈增662億元,銷售利潤率由同期的5.1%提高到5.8%,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272.8%,同比提高49.8個百分點。這是中國工業報記者日前從該省經信委采訪時獲悉的。
據湖北省經信委副主任梁一新介紹,今年,在全國多個行業經濟不景氣、下行壓下較大的情況下,湖北上下仍開拓進取,克難奮進,全省工業經濟效益顯著提升,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營業收入強勁增長
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達到1.85萬億元,同比凈增5673億元,繼續保持40%以上快速增長,其中11月當月營業收入2217億元,環比增加334.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六大支柱產業營業收入均增長30%以上,“千億元產業計劃”全面超額完成。其中汽車產業2821.8億元,增長51.1%;鋼鐵產業2416.5億元,增長45.9%;石化產業2086億元,增長35.1%;食品產業2037.2億元,增長46.8%;電子信息產業1636億元(含白電),增長30.4%;紡織行業1183.2億元,增長47.7%。
利潤總額突破千億
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1077.7億元,同比增長71.1%,其中11月當月利潤128.9億元,為今年以來月度第二大規模。分所有制看,國有企業增長87.1%,增速繼續居各類所有制企業之首,國有控股、外商和港澳臺企業分別增長80.9%、65.7%。分地區看,17個市州除天門外均實現20%以上增長,其中潛江、林區、十堰、恩施、隨州成倍增長,襄樊、黃岡、宜昌、武漢、孝感增長50%以上。
稅金增長超三成
今年以來,全省工業稅金保持30%以上較快增長。1~11月稅金總額達到905.2億元,同比凈增214億元,增長31%。分市州看,武漢實現稅金485.2億元,占全省工業稅金總額的53.6%;宜昌、荊門、襄樊分別實現稅金84.8、66.7、46.9億元,三市合計占全省工業的21.9%;隨州、天門、仙桃、潛江均增長50%以上。分行業看,煙草行業稅金突破200億元,達到201.4億元,增長29%,為創稅最多的行業;汽車行業稅金118億元,增長60.4%;石油加工行業稅金96.5億元,增長16%;食品行業稅金51.5億元,增長35.9%;化工行業稅金33.6億元,增長49.1%。
虧損額明顯減少
11月末,全省虧損企業虧損額61.8億元,同比減虧18.3億元,下降22.8%。39大類行業中有27個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減少,其中汽車、電力行業分別減虧6.4、5.03億元,兩行業合計占全省工業減虧額的62.5%。石油開采業、通用設備制造、紡織業、食品、鋼鐵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分別下降73%、63.2%、53.4%、46.7%、28.9%。
重點企業支撐突出
湖北省經信委監測的百戶重點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利潤、稅金7831.3、446.2、565.8億元,分別增長39.9%、72.8%、28.5%,占全省工業比重達42.2%、41.4%和62.5%。神龍公司、郵科院、東陽光、菜花茶業等24戶企業利潤成倍增長,湖北新冶鋼、枝江酒業等37戶企業利潤增幅超過50%,東風公司(十堰地區)、孝棉等6戶企業扭虧為盈。截止到11月末,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達到18戶,比去年新增2戶。盈利前五強分別為長江電力、東風本田、神龍、風神襄樊公司、武鋼,其中長江電力利潤110.3億元,5戶企業合計利潤256.9億元,占全省工業的23.8%。納稅前五強湖北中煙公司、武石化、武鋼、荊門石化、東風本田稅金均超過40億元,5戶企業合計稅金382.9億元,占全省工業的42.3%。
來源:中國工業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