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承接產業轉移突破發展瓶頸


    時間:2012-12-27





      今年以來,河南工業增長態勢及波動趨勢與全國基本一致,1月至10月,河南省工業增速14.6%,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10、中部六省第2。


      2012年八項重點工作


      第一,著力開展三項對接。開展產銷對接,聯合有關部門制定了財政獎勵和補貼政策,開展了五大產業鏈產銷對接、鋼鐵產業供需對接、省內重大項目與重點產品對接等。開展銀企對接,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性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與企業開展對接活動。開展校企對接,建立學校、企業和政府三方緊密合作機制,保障企業用工需求。


      第二,著力推動困難行業解困和暢銷產品擴產。陸續提請省政府出臺了鋁工業轉型解困、暫緩征收煤炭價格調節基金、困難企業幫扶、支持雙百企業發展等政策措施,及時幫助困難企業解決社會保險、用工等方面的實際問題,鼓勵暢銷產品擴大生產。


      第三,著力承接產業轉移和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全力承辦好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部省合作共同舉辦了2012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簽約總金額為5156億元。制訂了引進和培育手機等七大產業發展意見和行動計劃,加快集群式鏈式引進。加快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創建。


      第四,著力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實施了技改提升工程,抓好50個產業轉型升級重大項目、469個重點項目、738個技改重點項目。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引導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第五,著力抓好中小企業發展。提請省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第六,著力鞏固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成果。組織開展了兼并重組小煤礦“回頭看”,嚴格按照標準對兼并重組小煤礦進行再檢查、再驗收,繼續加大關閉退出力度,確保煤炭安全和社會穩定。


      第七,著力強化運行分析和保障協調。進一步加強工業經濟運行分析和預測,增強對經濟形勢的研判,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不斷完善重點企業煤電油氣運協調服務和保障機制,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第八,著力加快信息化建設。從區域、行業、企業等三個方面深入推進兩化融合工作,積極開展鄭州市國家級“制造業信息化試點城市”和“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社會領域信息化穩步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應用快速普及。


      2013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就是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新征程擔當新使命,新精神引領新發展,擔負起新型工業化在建設中原經濟區中的主導作用、信息化的支撐作用。


      一是賦予了新使命。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要達到“工業化基本實現、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二是明確了新思路。即“四化”同步發展。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促進“四化”同步發展。


      三是做出了新部署。牢牢把握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


      四是提出了新要求。即“五個更多”。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者需求拉動,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更多依靠節約資源和循環經濟推動,更多依靠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


      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關鍵在做,關鍵在務求實效。堅持“四個重在”實踐要領,按照“特色主導、龍頭帶動、技改提升、集聚集群”的基本思路,以轉型升級為主線,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全力穩運行,積極調結構,努力解瓶頸,持續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切實提升全省工業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切實提升全社會信息化水平,為建設中原經濟區、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作出應有的貢獻。重點抓好九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穩運行為總基調,力爭在企業服務上有新舉措。強化企業服務,以省政府名義篩選命名2013年度百強百高企業。落實困難行業、企業解困政策,推動困難行業解困。強化運行監測分析和工業要素保障,加強重點企業運行監測,提高預測預警預控水平。保障企業資金、用工、土地需求,強化工業要素保障協調。


      第二,以承接產業轉移為關鍵,力爭在高成長性產業集群發展上有新進展。制定承接產業轉移年度行動計劃,定期開展小規模、多形式、重實效的對接活動。以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突破口,加快集群式鏈式引進。提升集聚區產業承接能力,開展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和評選獎勵活動,制定示范基地創建質量評價體系。


      第三,以技術改造為抓手,力爭在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上有新成效。制定出臺河南省企業技術改造工作的意見,組織編制2013年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導向計劃,做好技改項目核準、備案和免稅等工作。實施技改提升工程,廣泛開展“以對標促技改”活動,加快垂直整合和兼并重組。


      第四,以提升創新能力為目標,力爭在科技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上有新突破。加強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實施百項技術創新推進計劃,推動形成一批技術研發平臺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快創品牌調結構,實施重點工業產品質量達標備案試點,推廣應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開展品牌培育活動,開展優秀工業新產品評選。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舉辦工業設計比賽活動,推進工業結構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轉變。


      第五,以擴需求為重點,力爭在破解發展瓶頸上有新作為。開展產銷對接,擴大產品銷售,組織開展“豫企名品全國行”活動,積極謀劃發展電子商務,啟動開展“豫貨網上行”。開展銀企對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保障企業用工需求,建設企業實訓基地。


      第六,以淘汰落后為著力點,力爭在節能減排降耗上有新作為。實施好淘汰落后產能三年計劃,堅決有序淘汰落后產能。嚴控“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發展節能服務產業,推廣先進適用節能技術,深入開展能效水平對標達標活動。加大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積極開展城市建筑垃圾生產建材試點培育和推廣。


      第七,以改善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為方向,力爭在發展活力上有新增強。落實好中小企業、民營經濟優惠政策,發揮好中小企業專項資金作用,實施一批結構調整項目。抓好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建設。深化擔保機構規范整頓,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和中小企業融資平臺建設。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重視企業家隊伍建設,提高企業家素質。


      第八,以煤炭安全生產為基準,力爭在可持續發展上有新舉措。全面強化煤礦基礎建設,提升煤礦基層管理水平。


      第九,以兩化深度融合為切入點,力爭在信息化水平上有新提高。加快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加快鄭州市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帶動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助推工程和省兩化融合試驗區、示范企業建設,持續深化信息技術在工業、農業等領域的集成應用。統籌推進社會領域信息化,深化電子政務應用,做好信息安全保障。提升無線電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2012年河南實施企業技改提升工程產業轉型升級重大項目50個重點項目469個技改重點項目738個。(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來源:中國電子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