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泉州金改方案獲批,定位提升實體經濟


    時間:2012-12-27





    12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已于近日獲得國務院批準通過。福建泉州由此成為繼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廣東省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之后,第三個國家級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與溫州金改側重民間融資“陽光化”、珠三角金改旨在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不同的是,此次泉州金改方案明確指向了探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渠道和新方向。

    “這一試點方向的確立,正是瞄準了泉州作為東南沿海民營企業重鎮和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經濟特質。”泉州市金融辦陳愛國指出。

    發力實體經濟

    泉州金改方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在于一個“實”字。“泉州要推進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將進一步瞄準實業、做大實業、提升實業。”泉州市市長黃少萍答記者問時說道。

    黃少萍透露,泉州計劃通過提升產業整體素質、培養龍頭企業以及培養科技型企業,三步走實現壯大實業的目標。“泉州過去靠實業起家,現在靠實業當家,將來仍然要靠實業發家。”她介紹說。

    她指出,首先拓寬金融資本和產業的通道,提升產業整體素質。通過金融改革,迅速壯大金融服務業,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充足的產業資本,助推泉州傳統產業高端化、成長型產業集群化、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化,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力爭到2015年,形成5個超千億元產業集群,和一批超500億元、100億元產業集群,實現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產值1.4萬億元以上。”黃少萍說道。

    其次,還需借助金融資本的力量,培育“航母式”龍頭企業。繼續實施改制上市“121”工程,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支持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通過兼并重組、強強聯合等方式,優化公司治理。

    “我們要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打造百億企業、百年老店。”黃少萍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道,“力爭到2015年,實現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企業15家以上,上市企業100家以上,千億市值企業1~3家。”

    最后,推進科技和金融的結合,培育科技“小巨人”。積極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打造區域資本市場和股權交易平臺,大力發展創業投資、風險投資、股權投資,做大做強泉州高新區“一區八園”,推動泉州廣大中小企業向科技“小巨人”轉變。

    “力爭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2%以上。”黃少萍介紹說。

    扶植民營企業

    民營企業是實體經濟的中堅力量,目前,泉州紡織服裝產量占福建六成以上,運動鞋和旅游鞋約占全國總產量40%、世界總產量20%,石材出口量約占全國35%,工藝陶瓷出口量約占全國65%,糖果產量約占全國20%。

    然而,伴隨著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泉州民營經濟也進入了一個發展“平臺期”,大批本土中小微企業迫切需要轉型升級、做大做強。

    尤其是當地金融服務業,仍然存在組織體系不夠完善、直接融資渠道狹窄、金融服務水平不高等諸多不足,對實體經濟的支撐與企業現實需求相距甚遠。

    “金融是‘經濟血脈’,在企業品牌塑造、市場開拓、技術改造、產品升級的任何一個環節,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撐。”福建年年香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天德告訴記者,“中小企業普遍缺抵押、缺信用、缺擔保,難以獲得金融支持;單靠企業自有資金,轉型升級談何容易?”

    針對這些問題,黃少萍指出,泉州金改的重點之一便是打造服務實體經濟的“區域金融”平臺。“明晰職能邊界。正確界定區域內各相關主體的職能邊界,特別是明確地方政府對地方金融監管、發展和改革的具體職能,探索地方政府的創新空間,形成相對完善的區域金融組織體系和監管體系。”

    “構建區域信用體系。政府牽頭構建征信平臺和信息平臺,讓更多有效信息進入這一系統,實現信息的充分交流和共享,解決由于信息不對稱引發的資金風險、利率偏高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推廣信用評級,通過對區域內每一個經濟單元,如家庭、個人、企業進行評級,為金融機構有效識別風險做好環境保障。”黃少萍說道。

    “培育地方金融主體。做大做強地方金融法人機構,加快小貸公司、典當行、融資性擔保公司、村鎮銀行、民間資本登記管理中心、民間資本管理公司等區域民營金融機構的發展和建設,打造最了解泉州企業狀況和金融需求、又能彌補大型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薄弱環節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市場競爭主體。”黃少萍介紹說。

    來源:每經網-每日經濟新聞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