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些產業相對集中、產業鏈較為完善區域授予生產基地稱號,是近年來許多行業協會和地方政府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培育區域名牌的重要舉措。那么,這些獲得了相關生產基地稱號的區域,產業發展效果如何?記者日前在中國五金制品協會時獲悉,于2007年被協會授予“中國拉鏈生產基地”榮譽稱號并于今年11月順利通過復審的廣東汕頭市,最近5年來,借助一系列利好扶持政策,拉鏈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目前,汕頭市拉鏈產業生產條件成熟,配套設施完善,轄區內聚集了原料供應、機械制造、服裝、箱包生產等一大批知名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高,部分還有出口。
據統計,廣東省現有拉鏈生產企業逾千家,其中超過300家分布在以汕頭為中心區域的潮汕地區,汕頭本地區又占據了1/3強。2011年,汕頭市拉鏈年產量達到54000噸,擁有各種拉鏈生產設備15200臺套,年均增速達到12%,形成了一批億元以上規模較大的生產骨干企業,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據悉,近幾年來,汕頭市充分發揮“中國拉鏈生產基地”這一稱號所帶來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優化政策和投資環境,健全專業化配套體系和國內外市場營銷網絡。同時,還與汕頭市質監局強化合作,為本地區乃至廣東省范圍內的拉鏈企業提供符合歐美標準要求的技術檢測服務,如全系列的重金屬檢測、可分解芳香胺檢測、色牢度檢測等多個項目,引導行業走標準化、規范化、自動化的道路。此外,該市還積極鼓勵企業增資擴大再生產,以此提高企業和行業競爭力。
廣東冠業拉鏈服飾有限公司是廣東省拉鏈商會會長單位。該公司在金融危機后的2009年,不斷增資擴大生產規模,同時更新、增加4條單絲生產線,新增多套后加工條莊生產設備、金屬Y牙拉鏈成套生產設備。目前,該公司有各種生產設備、生產線2000臺(套),年產拉鏈量超過15000噸,獲廣東省著名商標、廣東省名牌產品等榮譽稱號。同樣也是廣東省拉鏈商會名譽會長單位的汕頭通藝織造業有限公司,2010年再度增資擴產,同時引進先進單絲生產線6條,絳綸紗生產線3條,塑膠頭注塑機10臺,使公司生產能力、競爭能力再上層次。目前,該公司可年產拉鏈15000噸、滌綸絲6000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尼龍拉鏈生產廠家之一,并通過了“國際精品批發體系”認證。作為廣東省拉鏈商會副會長單位的洲光服裝配料有限公司,2009~2010年不斷增加后加工設備的生產制造,在汕頭、普寧及廣州等地搶占了較大的市場份額,成為本地區拉鏈產業的新生力量。
對于汕頭拉鏈產業的未來發展,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認為,汕頭應該抓住行業發展新機遇,注重產業集群的內涵建設,從狠抓產品質量、堅持創新、提高生產效率、樹立品牌意識等具體方面入手,加強5大中心建設,培育龍頭企業,將汕頭打造成拉鏈行業現代化產業集群。
據悉,未來3年,汕頭市將全面整合企業、協會及政府等資源,設立拉鏈產品研發、人才培訓、信息中心、質量檢查、環保機制等機構,提高行業創新研發能力及技術檢測水平。此外,汕頭市政府也將以政策扶持、改善投資生產環境為著力點,在企業申請省級、國家級品牌、資質認定、出境參加行業展會等方面繼續給予支持和獎勵,借鑒行業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本地拉鏈產業國際競爭力,逐步完成拉鏈行業的轉型升級,帶動汕頭市經濟發展,釋放“中國拉鏈生產基地”區域命名的內在動力。(本報記者 鄭建玲)
來源:中國質量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