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山西訊 通過一年的努力,山西省已有14家藥品生產企業30條生產線通過了新修訂藥品GMP認證,10家企業基本完成認證改造。該省將通過積極外引內聯、促進銀企合作、加強政策扶持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加快藥品生產企業升級改造和認證步伐,推動醫藥產業轉型跨越發展。這是記者從11月29~30日在大同召開的山西省醫藥產業轉型發展暨加快實施新修訂藥品GMP認證推進大會上了解到的。
近年來,山西省把發展醫藥產業作為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加以扶持,大力實施“晉藥戰略”,企業集群、產業集聚格局基本形成,大同、運城、長治、太原、晉中等10個醫藥產業園醫藥工業產值占到全省總量的80%以上。但是,企業同質化、優勢品種少,發展水平低等問題依然存在。
為此,山西省局積極支持和鼓勵藥品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對依靠自身力量難以通過認證和發展困難的,引導其走兼并重組之路,支持國內外有實力的企業參與山西醫藥產業資源整合。目前,已有亞寶、振東、威奇達、銀湖等30多家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提高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GMP改造中,企業普遍面臨資金短缺的難題。山西省局主動與金融機構溝通,介紹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企業升級改造的需求,并與交通銀行、民生銀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目前,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均推出了一系列扶持醫藥產業發展的優惠措施。山西省局還與大同市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合力打造全省高標準示范醫藥工業園區,使其成為全省榜樣。
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趙光國表示,對資源整合后的優勢企業,省局將在變更申請、品種轉移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加快技術審評、現場核查和審批速度。在扶優扶強的同時,對未按期通過認證的企業,不僅要停止生產,還要實行藥品注冊限制政策,暫停其相應劑型的藥品注冊審評審批,也不再受理其新申報生產品種的注冊申請。省局還將協調物價部門,對通過新修訂藥品GMP認證企業的產品實行優質優價。(記者陳靜 馮子剛 李平林報道)
來源:中國醫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