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藥企搶食中藥市場萬億元蛋糕


    作者:黎宇文 劉興龍 游沙    時間:2012-12-07





      “未來,我們將出臺一些扶持政策,鼓勵基層醫療機構使用中醫藥。具體包括:增加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的中藥品種,降低中醫藥報銷起付線,提高中醫藥報銷比例等。”日前,一位廣東省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南藥產業的發展將納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的統籌規劃中。


      日前,廣東省召開建設中醫藥強省大會。會議提出,廣東省將發揮南藥資源優勢,構建包括中藥農業、中藥制造業、中藥相關工業、醫藥研發服務業、現代健康服務業、養老服務業等產業在內的現代中醫藥健康產業體系,使之成為廣東省現代產業體系中富有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做大做強南藥產業


      實際上,早在2006年,廣東省就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關于建設中醫藥強省的決定》和《廣東建設中醫藥強省實施綱要〈2006~2020〉》,從各個方面扶持發展中醫藥產業。經過6年建設,廣東省中成藥總產值已由2005年的64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167億元,中藥飲片總產值由2005年的18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45億元,分別增長了163%和149%。2011年中藥材出口占全國的45%;全省年產值超億元的中藥企業有21個,其中藥行業上市公司數量全國第一。


      如今,廣東省再次召開建設中醫藥強省“動員會”,主要是因為當前醫藥產業發展面臨新形勢和新問題。據專家介紹,預計到2015年,我國中醫藥產值總額將突破1萬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22.9%。巨大的市場空間促使廣東省以二次提速的方式強化南藥發展動力。此外,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中醫藥行業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上游原材料供給數量與質量存在不穩定性;中藥材專業市場缺乏現代管理及信息化技術;中成藥市場難以獲得較好利益空間等。


      廣東省省長朱小丹指出,做大做強中醫藥產業,一方面要推進中藥產業集群發展,支持廣藥集團、康美藥業等骨干企業加強技術裝備改造,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整合帶動上下游企業,使其成為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中藥名廠;另一方面需要構建完善南藥標準體系,建立廣東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中藥材標準、醫院制劑規范、中藥配方顆粒標準、中藥破壁粉粒標準等5大標準體系。


      “形成中藥大產業,構建中藥大企業,打造中藥大品種。”廣東省副省長林少春在建設中醫藥強省大會上提出了未來南藥健康產業體系的構想。


      藥企布局全產業鏈


      廣東清平中藥材市場是全國首批重點中藥材專業市場之一,年成交金額近20億元,是我國重要的中藥材,特別是貴重滋補性中藥材———南藥的集散地和進出口貿易口岸,總建筑面積達11萬平方米。


      據悉,清平市場擴建以后競爭逐漸激烈,一般幾十個檔口經營著同一個品種。與此同時,該市場一樓近3平方米的小鋪,一個月的租金已漲至目前的2萬~3萬元,加上人工費用增加,店主們都覺得生意今不如昔。


      東興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楊帥指出,中藥材品種往往兩三年就會有一次周期性波動,信息不對稱且無相關部門進行信息指導,導致這類品種價格暴漲暴跌成為常態,這不僅加劇了中藥材貿易的風險,也使得制造企業成本難以控制。此外,中藥材種植還存在著濫施化肥、農藥、生長激素以及藥材種質混雜退化、盲目引種、提前采收等問題,藥品質量與安全已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之一。


      面對這一系列原材料問題,康美藥業董秘邱錫偉表示:“未來中醫藥產業的重心會愈來愈往上游轉移,上游原料加工生產基地的建設和藥材專業交易會越來越受重視。中藥材資源整合能力的高低,將決定誰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


      事實上,為了避免原材料價格的大幅波動和保證原材料的產品質量,許多中醫藥企業都開始走自主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的道路。廣東地區的中醫藥企業如廣藥集團、康美藥業、太安堂、嘉應制藥等都在國內外建立了自己的藥材基地。


      據邱錫偉介紹,康美藥業已開始整合中藥產業鏈的上、中、下游,業務滲透到產業鏈的各個關鍵環節,為最大限度整合資源創造了有利條件。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與產地農民合作,康美藥業在云南文山、吉林集安等地建立起中藥材GAP種植基地,品種超過150個,面積超過5萬畝。通過并購安徽亳州、廣東普寧等中藥材專業市場,該公司還致力于打造現代中藥材物流平臺,發揮市場平衡價格、檢驗品質的作用。


      廣藥集團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板藍根、穿心蓮、丹參、三七、黃芪、夏枯草、小葉榕、雞蛋花、金銀花等33個中藥材種植基地,種植的藥材涵蓋了板藍根顆粒、復方丹參片、消渴丸、王老吉涼茶系列、咳特靈、清開靈系列等集團年銷售超億元的名優中成藥大品種。其中板藍根、穿心蓮、黃芪等3個品種的4個中藥材種植基地通過了GAP認證。


      廣藥集團中藥材種植基地以“公司運作+藥材基地+種植農戶”為主要模式進行運作,以南京農業大學、文山三七研究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等高校院所、研發單位為技術支撐單位,在充分考慮藥材種植的地道性的前提下,他們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的地區進行基地建設,既確保了藥材質量,也滿足了集團對名優中成藥原材料的長期需求。


      獨有品種練就“絕技”


      “原材料問題解決后,對于醫藥企業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產品。未來,具有排他性和獨占性品種的中醫藥企業將具備更大的發展潛力。如國內治療熱咳的念慈庵蜜煉川貝枇杷膏,單只產品年銷售就近20億元。”一名醫藥行業分析師表示。


      不過,單只產品能做到像念慈庵蜜煉川貝枇杷膏這樣大的銷量的,在國內中藥產品市場中仍是少數。當下,國內藥品集中度相對較低,未來單個企業和藥品業績提升空間仍然較大。


      近幾年,通過加大研發和營銷投入,樹立品牌,提升單只產品市場占有率,成為廣東中醫藥企業不約而同的選擇。康美藥業營銷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80%的中成藥在醫院市場銷售,在藥品集中招標采購中競爭激烈。但具有獨特性的中成藥擁有議價能力,不存在價格競爭,其優勢十分顯著。


      南藥在中醫藥產品的獨創性方面首屈一指且具備豐富的藥材資源。以廣東最大的中藥企業廣藥集團為例,在全國11個中藥制造百年中華老字號中,廣藥占6個。該集團還擁有20個銷售過億元的產品。此外,國內五大中藥機密級品種中,廣藥就擁有華佗再造丸和安宮牛黃丸兩大品種。機密級品種如不申請解密,可永久保密。


      太安堂自上市以來,一直維持著較快的發展。該公司擁有352個藥品品種的生產批件,其中22個藥品是國內獨家生產品種,3個為國家重要保護品種。麒麟丸為國家二級中藥保護品種,預計2012年銷售將過億元;中藥皮膚藥系列產品以其天然純中藥的特性,占據了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心寶丸已進入多個省、區的藥品采購招標目錄,今年前3季度已實現超過6000萬元銷售。


      2012年上市的香雪制藥也是依靠獨家產品占據了抗病毒口服液市場。中成藥感冒用藥抗病毒口服液是該公司的主導產品,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3.57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58%,毛利率達61%。抗病毒口服液為該公司原創新藥,也是國內率先應用“中藥指紋圖譜技術”進行質量控制的中藥口服制劑。


      如今,廣東中藥企業正積極借南藥產業二次發力之勢,謀求更強更快發展。

    來源:中國醫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