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材素有“三分之二看福建”之說,而南安則擁有了福建石材2/3的份額。近日,第十三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材博覽會落下帷幕。據統計,本屆石博會共達成購銷合同1455項,內貿金額77.5億元,外貿訂單3.5億美元,貿易合同數和貿易總額均創下歷屆之最。
作為全國乃至全球石材生產加工的龍頭,南安石材行業始終走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持續發展的前沿。近年來,南安市積極推進石材產業轉型升級,走創新發展、高端發展、綠色發展的產業提升之路,現已形成產值250多億元的產業。
本屆石博會新增的特色展區―――福建中技金谷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低碳集成展品房,就是南安產業聯盟的一個集大成展示。據中技金谷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展品房的設計運用了HQL(輕鋼混凝土)建造體系,展品房陰陽角、內外墻板、石木地板、門套窗等則是利用含70%以上的南安石材加工廢棄物―――石粉加工完成的。而展品房內部,則整合了南安市水暖、廚衛潔具、電器、家具、燈具、消防(家用)、電力設施、工藝品等現有產業資源,順利實現了產業和企業的聯盟。
本科電器是這次展品房內飾配套的企業,布展產品包含電器、五金、照明、衛浴等。本科電器營銷總經理李靜表示,這是南安產業聯盟一個很好的開頭,也是企業今后的一個新增長點。
展會期間,北京中技金谷公司與南安市政府簽署了“集成房屋低碳建筑研發生產基地合作框架協議”,計劃投資18億元,與當地石材加工企業合作,研發生產可循環復合建筑材料,建設年產950萬平方米集成房屋配套的各種部品、部件生產基地。
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鄒傳勝表示,產業聯動發展使南安實現了從“過去賣石頭”―――“現在賣建材”―――“將來賣房屋”的產業轉型升級,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典范,在助推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同時,必將給南安建材支柱產業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石材產業過去在人們的腦子里就是一個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傳統產業,一立方米的石頭賣40多塊錢,過去的石材加工烏煙瘴氣,石頭粉沒有辦法處理。但如果大家今天再到南安去看石材,則完全是另外一種景象,它已經從一個落后的傳統產業變成了時尚產業。”這是福建省省長蘇樹林在十八大福建省代表團開放討論中,針對經濟結構調整,以南安水頭石材為例時的總結。
蘇樹林介紹了福建南安近些年石材產業發展的變遷。他說:“南安石材的加工工藝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設計是電腦設計,加工也都是自動控制,不再是簡單的機械加工,加工工藝靠水流沖擊也不產生粉塵。而且,石粉現在全部回收利用,作為原料加工成新的建筑材料。所以今天再看這個產業,可以說是一個新興的充滿朝氣的時尚產業。”
果不其然,在石博會展館內,人們可以看到石雕、玉雕、石拼油畫,甚至石床等精美藝術展品。正如蘇樹林所說的,只有夕陽產品沒有夕陽產業,現在南安石材產業加入了高科技、藝術和環保理念,生產的產品已不是一般的建筑材料,而是建筑裝潢藝術材料,是藝術品。此外,為了提升產品附加值,目前南安石材行業正逐步涉足文創領域和高端產品資源。
來源:中國工業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