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鎮是聯系城市和廣大農村的橋梁和紐帶。近日,河北省住建廳與國家開發銀行河北省分行共同編制完成了《河北省“十二五”小城鎮發展規劃》。
《規劃》表示,到2015年,河北省的重點鎮將達到200個,并根據城鎮特色發展綜合型、工業型、農業型、旅游觀光型等各類小城鎮,以分類引導小城鎮發展。
“千年古縣”河北盧龍,作為全國對外開放縣,列入河北省秦(秦皇島)—唐(唐山)—滄(滄州)環渤海灣開放序列。日前,為了提升城市品牌,盧龍縣提出打造三大特色旅游景區計劃。
據記者了解,一是現代農業觀光示范園。充分利用縣城周邊村莊搬遷后村址復耕土地等資源,以生產觀摩、消暑避夏、四季采摘為特色,在縣城北部規劃建設面積約2萬畝的農業觀光示范園。二是龍河灣生態旅游度假區。搶抓愛家集團投資開發建設龍河灣項目的契機,以生態旅游為特色,在縣城西北部規劃建設面積約1.13萬畝的濱水生態區。三是孤竹古國遺址保護區。圍繞孤竹古國都考古發掘,在縣城西南部謀劃建立孤竹古國遺址博物館,妥善保存科學研究遺址珍貴的出土文物,充分展示和廣泛傳播其文物價值,系統地向公眾展示孤竹古國遺址的歷史文化內涵。
業內人士表示,品牌城鎮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它具有強烈的個性,在眾多的小城鎮中呈現出唯一性和鮮明的可識別性,品牌城鎮能夠創造巨大的商業利益,產生較強的活力。
據了解,近年來,盧龍市政基礎設施累計投資7.2億元,新建道路48.69公里,改造道路27.64公里,建成區道路增至88.69公里,人均道路面積由2010年的11.2平方米增至現在的20平方米,人們的出行環境大大改善。城市建成區面積由當初的不足4平方公里發展到目前的8.69平方公里。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相繼投入使用,投資2.3億元建設規劃展館、體育館等精品公共建筑。城市園林綠化項目逐步實施,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升至35.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8.59平方米。
記者在《盧龍縣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年)》上了解到,盧龍發展規劃遵循生態優先、保護環境的原則,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科學劃定城鎮空間布局,按照“以城帶鎮、城鄉互動、共同繁榮”的思路推進城市化進程。為了全面展示盧龍的文化內涵,規劃尊重城市歷史和城市文化,保護人文資源,延續歷史文脈。
開發新城區、保護老城區、填充結合部、擴展城西區,這是盧龍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總體思路。一樁樁、一件件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使得今日的盧龍縣城成為投資熱土、安居樂園。(鄭剛)
來源:中華建筑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