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能光伏“點亮”合肥新能源產業


    時間:2012-12-04





      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合肥轉型發展的強力引擎,在新型平板顯示、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強勁增長的同時,合肥正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賽維LDK、海潤和晶澳等龍頭項目逐一布局,太陽能光伏產業鏈正逐漸形成,預計到“十二五”末,合肥新能源產業總產值將達2000億元。


      龍頭項目增勢強勁


      “海潤光伏一期項目已實現10條線量產,截至10月底,總投資約25億元的一期項目已完成投資23.95億元。”新站區管委會相關人士介紹,這一項目從2010年11月18日正式開建,到具備投產條件只用了7個多月的時間,進展迅速。


      近年來,合肥在推進國家創新型試點市和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中,將光伏產業作為著力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予以重點支持。目前,除了海潤光伏平穩量產外,晶澳太陽能的廠房正在建設,賽維LDK一期項目已實現滿產。


      今年前10個月,合肥的新能源及光伏產業實現產值79.52億元,增加值19.61億元。合肥正在以賽維LDK、海潤、彩虹光伏玻璃、陽光電源等企業和項目為龍頭,構建完整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鏈,開拓多元化的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市場。


      構建完整產業鏈


      發展新能源產業,合肥具有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優勢。合肥擁有全國唯一的光伏系統研究中心,還有中國科技大學太陽能光熱技術研究所、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所太陽能電池材料研究室等科研院所,強大的科研實力讓光伏產業如虎添翼。


      “十二五”期間,合肥的新能源產業將依托賽維LDK、海潤光伏、陽光電源、晶澳太陽能、國軒高科等龍頭企業,重點生產高效低成本硅片、電池片、光伏組件、光伏逆變設備,構建完整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鏈,并積極發展生物質能發電及設備,風電、核電裝備及關鍵零部件。到“十二五”末,合肥新能源產業總產值將達到2000億元,建設成全國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全力打造“光伏三峽”


      今年前10個月,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463.77億元,占全部工業投資總量的40.8%。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產業累計投資427.28億元,占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總量的92.1%。在新能源產業中,光伏產業投資86.24億元,增長7.8倍。


      “合肥的新能源產業發展,主要還是看太陽能光伏產業。”市發改委相關人士介紹,通過大龍頭項目的引進,合肥正在建設的太陽能電池片產能將達到2800MW,組件產能將達到800MW,全力推進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建設。


      在大項目帶動的同時,隨著榮事達、派雅新能源加快發展,一個以光伏和生物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集群正在合肥形成。未來五年將形成1000萬千瓦的制造能力,屆時,合肥將成為發電能力媲美三峽水電的“中國光伏三峽”。

    來源:中電新聞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