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日前頒布實施《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科技強省建設的決定》。
在黑龍江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黑龍江省科技廳副廳長郭大春介紹,《決定》提出建設科技強省的主要目標:到2015年,全省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基本完善,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基本確立,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全社會研發經費力爭達到地區生產總值的2.2%,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省研發投入的75%以上;大中型工業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提高到1.5%;政府科技經費的增長幅度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每萬名就業人員的研發人力投入達到43人/年,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5件;開發完成省級以上新產品1000項,其中首臺(套)產品200項;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例達到1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5%,科技強省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到2020年,全省科技工作在創新體系建設、重大科技攻關、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產業化、人才培養和引進等五方面實現新跨越。全社會研發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提高到2.5%以上;大中型工業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提高到2%;政府科技經費的增長幅度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例達到20%;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科技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前10名,成為科技強省。
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
《決定》提出進一步強化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包括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鼓勵企業應用轉化科技成果、鼓勵企業實施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戰略、支持企業牽頭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五方面內容。
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提出“經省級科技主管部門認定的企業研發機構,可獨立申請和承擔省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并優先支持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對新認定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給予300萬元獎勵。”
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出“加大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對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支持企業圍繞重點研發任務開展技術創新和成果產業化。建立健全國有企業技術創新的經營業績考核制度,落實和完善國有企業研發投入的考核措施,將研發投入作為重要考核指標。”
鼓勵企業應用轉化科技成果,提出“逐步擴大‘黑龍江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規模,采取貸款貼息、投資補助、獎勵等形式支持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對購買省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科技成果的我省企業,給予其技術交易額10%、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補助;支持企業與高校和科研機構聯合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落地產業化,對承接高校、科研機構重大科技成果并在省內成功轉化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企業,經省直有關部門組織認定后,給予其項目投資額20%、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補助或貼息”等措施。
鼓勵企業實施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戰略,提出“重點資助企業申請和實施國內外發明專利,支持重大發明專利的產業化。強化企業創新的知識產權導向,將擁有發明專利作為企業申請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的重要立項依據。對牽頭制定并被確定為國家級或國際級標準的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行業組織等給予10萬元的獎勵。”
支持企業牽頭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提出“對企業牽頭建立的省級以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在申報科技計劃項目時給予優先支持。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牽頭單位,給予100萬元獎勵。”
提高科研機構創新服務能力
《決定》提出“進一步提高科研機構創新服務能力”,包括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機構、加快科研機構分類改革發展、提高創新平臺服務能力、鼓勵科研機構創辦經濟實體、完善科研機構考核管理制度五方面內容。
建設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機構,提出“打破條塊分割,依托現有省屬科研機構,整合組建一批高水平的行業技術研究院,加大政策扶持,在確定單位編制、事業經費等方面給予支持。實施人才強所(院)戰略,使行業技術研究院成為支撐產業發展的高水平技術創新機構。”
加快科研機構分類改革發展,提出“公益類科研機構要堅持社會公益服務方向,完善財政投入為主,引導社會參與的持續穩定支持機制。技術開發類科研院所在保持穩定的前提下,繼續堅持企業化轉制方向,確保轉制改革前在編離退休科技人員享受事業單位的相應待遇。鼓勵社會力量創辦科研機構,省科技行政部門要強化指導和服務,保障民辦科研機構平等參與各類科技計劃項目。”
提高創新平臺服務能力,提出“以服務產業發展為宗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利用現有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發揮共享平臺作用,提高服務社會能力。”
鼓勵科研機構創辦經濟實體,提出“允許科研機構在明晰出資人權益的前提下,以技術、專利、固定資產和自有資金等資產通過控股、參股等方式創辦經濟實體。對于科研機構進行科技成果產業化和為社會提供科技服務的收益,同級財政全額返還科研院所用于發展,不斷增強科研機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
完善科研機構考核管理制度,提出“對省科技行政部門認定的企業研發機構和獨立設置的科研機構要進行分類評估,動態管理。制定科研機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辦法,依據評估結果調整和確定支持方向和投入力度。”
來源:中國工業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