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最大區域經濟體打造區域協調發展范本


    作者:夏冠男 王存福    時間:2012-11-30





    十一道細流從泛珠“9+2”政府行政首長手中潔白的貝殼里緩緩流入水池,融為一體。29日上午,寓意“海納百川”的集水裝置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啟,標志著第八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正式拉開帷幕。

    開幕式上的這一幕頗具新意,不但彰顯了泛珠大會永恒的主題“合作共贏,共創未來”,也凸顯泛珠各省區不但謀求自我突破,更為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做出的貢獻。

    與會人士表示,作為中國最大的區域經濟體,泛珠各省區在眾多領域的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方面也成為中國縮小地區差距的范本。

    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九省區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的泛珠三角區域,經濟總量超過中國的三分之一,其中既包含中國發展的前沿陣地、經濟特區,也囊括偏遠、貧困和民族地區,是中國區域經濟特性涵蓋最為廣泛的區域。

    2011年,泛珠內地九省區生產總值達15.2萬億元,增幅超過全國同期平均水平,香港、澳門經濟保持穩定發展,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說,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泛珠區域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對實現“9+2”各方優勢互補、協調發展提升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區域內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性,產業發展鏈條的互補性,社會管理上的同質性讓泛珠三角區域各方有著較好的合作基礎。”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海南發展研究所所長夏鋒說。

    在泛珠三角區域中,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福建是對臺合作的橋梁紐帶,云貴是對接東盟的橋頭堡,海南是中國熱帶農業、旅游業資源十分豐富的地區……各省區在合作中更注重發揮優勢,彌補自身不足。

    海南是泛珠省區(不含港澳)中人口最少的省份,經濟基礎較為薄弱。通過泛珠平臺,海南與區域內兄弟省份在金融、農業、工業、交通、醫衛、能源等重要領域簽署了一批合作協議。

    海南省副省長李國梁說,十年來,泛珠區域在海南落地受益項目大約有200個,投資金額近1000億元。“十一五”期間,海南GDP從900余億元攀升至2000余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泛珠區域合作的模式從各省合作提升自身實力,將會走向互相融合,互利共贏,促進整個區域發展的道路。這種協作將比中國的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圈等區域協作更有潛力。

    今年,泛珠省區先后簽訂了《全面推進泛珠三角區域旅游協調發展合作協議》《泛珠三角區域廣播電視媒體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泛珠三角區域綜合交通運輸合作(海南)協議》等17份協議、備忘錄或合作共識,區域內各省區各領域融合度進一步加強。

    按照旅游領域的相關協議,泛珠省區將共同研究和制定推動區域旅游合作的有關政策和獎勵措施;加快研究和建設區域旅游服務標準化體系和區域旅游誠信體系,共同致力于提升區域旅游的行業服務標準,提高區域旅游誠信經營水平。

    為加強金融多邊合作,泛珠三角區域還將建立制度化的金融合作機制和金融信息溝通平臺,在金融業務創新、知識培訓、管理技術、人才交流等方面進行合作。

    專家認為,對比長三角的相關規劃,《珠三角區域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更加注重提升優勢傳統產業,實現產業承接轉移,符合中國經濟“穩增長”的需要。

    經濟大省廣東從2011年起與泛珠省區共達成產業轉移項目170多個,合作金額超過700億元。下一步,廣東將繼續引導產業轉移與合作,探索建立東中西產業轉移和承接的新模式、新機制。

    羅保銘表示,泛珠合作是中國區域合作成功的典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前景。“加強區域合作已經成為許多地區優化資源配置、整合生產要素、實現共贏發展的必然選擇。”

    來源:新華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