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柳州高新區堅持把建設柳州汽車城作為頭等大事、一號工程,通過建基地、上項目、強龍頭等措施,加快推進柳州高新區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目前柳州高新區已形成年產微型車88萬輛、載貨車8萬輛、多功能乘用車5 萬輛、專用車7 萬輛、低速車2 萬輛、發動機100萬臺的生產能力,培育出了“五菱”、“乘龍”、“霸龍”、“風行”、“景逸”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已成為柳州市對外開放的名片。
2011年,柳州高新區汽車產業進一步做強做優,上汽通用五菱微型車市場占有率達46%以上,穩居行業之冠,廣西首款自主品牌“寶駿630”中級轎車正式上市;東風柳汽多用途汽車市場占有率躍居全國首位,景逸系列的首款跨界車型正式上市。園區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走上了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柳州高新區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入選科技部首批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工程試點初選名單。
集群效應日益彰顯
自2011年11月柳州高新區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入選科技部首批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工程試點初選名單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廳長和柳州市市長為組長,各部門參與的園區建設領導小組,舉全市之力,建設柳州高新區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
柳州市委專題討論了柳州高新區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產業集群的建設方案,柳州市政府專門出臺了支持柳州高新區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建設的若干意見,在資金、項目、人才、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柳州高新區大力支持,為柳州高新區的集群建設工作提供了極大地支持和鼓勵。
2011年柳州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技工貿收入超過1200億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5家,通過復審企業6家,高新企業總數累計達119家,成為廣西首個高新技術企業過百家的園區;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通過科技部復核,汽車電子基礎實驗室和模擬工廠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年引進孵化企業81家,新增孵化項目50項,畢業孵化企業10家;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海交大共同合作開發的“復雜薄板產品裝配的數字化工藝設計與裝備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目前園區有44個汽車及零部件項目達到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
“今年柳州汽車城的建設將全面提速,同步推進綜合配套和服務功能建設,積極引進汽車商務貿易、汽車電子、汽車金融、汽車研發、汽車檢測、汽車運動和汽車教育等方面的投資。”柳州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年內汽車城六大片區及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全面啟動,成為保持柳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核心力量。堅持“保續建、促開工、推前期”的原則,以投資推動發展,形成“新開工一批、竣工投產一批、前期儲備一批”的良性發展局面,全面掀起汽車城項目建設熱潮。
產業鏈協調共進
近年來,柳州高新區汽車零部件產業在蓬勃發展的汽車整車產業的強力拉動下,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聚集效應,具備了發動機、前/后橋、變速箱、車輪、減振器、制冷壓縮機及空調系統、車身覆蓋件、沖壓焊接件等重要零部件的批量生產能力,微型汽車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接近 60%,商用車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在 30%左右。
柳州高新區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建設以整車和關鍵部件為核心,以配套產業鏈和產品價值鏈為主線,以“多品種、大批量、低成本”為主導方式,以工藝專業化、零部件規模化為手段,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特色工業園區和產業聚集效應。
在商用車方面, 柳州高新區擁有“東風”、“乘龍”、“霸龍”三大商用車品牌,重點發展適于高速公路運輸的重型載貨車、牽引車、專用車和掛車等產品,占領國內高檔商用車市場。重型卡車系列產品通過嫁接各類國內外先進發動機增強其動力性,充分利用國內外成熟、可靠的零部件資源形成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系列產品。中卡系列產品在保持和完善現有平臺的基礎上繼續提高質量和技術水平保持產品競爭力。
在乘用車方面,具有8 萬輛乘用車生產能力和“風行”、“景逸”兩大品牌。針對國家標準法規和節能環保乘用車發展,對現有“風行”MPV 進行改進,形成多品種、多檔次系列產品,通過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開展基于節能環保的新型乘用車平臺開發,不斷進行更新和升級換代,逐步導入家用 MPV、SUV 及三廂轎車、轎跑車、混合動力車等后續市場前景廣闊的新產品。同時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是東南亞市場,開發適合該地區的商用車和乘用車產品,加速營銷國際化進程。
此外,在節能環保與新能源汽車開發和產業化方面,柳州高新區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也取得了長足發展,低能耗、低排放汽車推陳出新,新能源汽車穩步發展。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國內首家獲得微型電動貨車公告目錄的生產企業,微型電動貨車已出口美國,微型電動客車、電動社區車、電動乘用車、可再生空氣混合動力總成、雙燃料發動機、油電混合電磁直耦電拖裝至各 等一批產品已研制成功,部分產品實現批量生產、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緊密合作,產業鏈協調共進。
集群創新能力逐步提高
今年以來,柳州高新區經濟建設在2011年基礎上,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各項經濟指標較去年同期均有增長。
柳州高新區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全面發展汽車產品品種,調整產品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做大做強園區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同時大力延伸產業鏈,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調聯動,重視產業科技能力提升,合理搭建各類公共平臺,大力建設產業集群。汽車電子方面,重點扶持B12車門升降器系統的開發及產業化項目、工程機械無觸點電子變速操縱手柄的開發及產業化項目,采用焦耳效應噴油嘴的柴油機電控高壓噴油系統研制項目,支持經費900多萬元。汽車動力系統方面,重點扶持中小型純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燃油泵電動機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等,各級項目支持經費1200萬元。支持柳州五菱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中國重汽柳州運力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柳州乘龍專用車有限公司、柳州延龍汽車有限公司等一批專用車、改裝車企業加快產能建設;加大與國內優勢企業的合作,以市場為導向發展自卸汽車、罐式汽車、廂式汽車、粉料運輸車、半掛車等產品,并逐步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可靠性及環保型產品轉變;建立微型、輕型、中型、重型專用汽車系列多品種的研發平臺,通過占領細分市場擴大對園區企業生產的關鍵零部件底盤的需求量,從而拉動整車廠的發展。
遵循“專業化、模塊化、系統化、環保化”的原則,到2015年,柳州高新區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規模將進一步擴張,實力進一步提升,銷售收入突破2500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700億元;汽車整車產量突破180萬輛,其中轎車及多功能乘用車等乘用車產量突破40萬輛;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整車產品附加值進一步提高,轎車生產形成明顯優勢;專用車技術水平及規模進一步提高;汽車零部件產業實現關鍵零部件園區內配套,可為中高檔乘用車配套并進入全球采購體系;經濟型轎車等乘用車產品出口發展迅速,商用車、乘用車出口均形成規模;汽車工業集群效益進一步突顯,建成全國性汽車制造基地。(本報記者 劉艷報道)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