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醫藥產業銷售收入從2009年的394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750億元,預計今年可達1000億元,G20企業已經成為引領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的重要力量。”在近日舉行的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一期工程表彰會暨二期工程啟動發布會上,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簡稱“G20工程”)一期實施階段的不凡業績。
在此基礎上,“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二期正式啟動。據介紹,未來3年,北京市每年將投入不低于5億元支持生物醫藥領域重大科技成果的研發、轉化及產業化項目。到“十二五”末,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8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0%以上。
產業實現跨越發展
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G20工程”從2010年4月23日正式啟動,兩年多來北京市共安排統籌資金12億元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其中北京市科委安排各類資金8.8億元,支持生物醫藥科技項目200余項,帶動在京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投入約為1:2,帶動企業投入的比例約為1:7,帶動G20企業研發投入從2009年3.6億元增加到2011年10.6億元。
據了解,“G20工程”啟動至今,北京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選擇,聚焦企業,規模發展”,支持一批規模企業、培育一批潛力企業、引進一批優秀企業,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銷售收入從2009年394億元增長到2011年750億元,預計今年前9個月收入同比增長22%,全年可達1000億元左右,成為北京市新增千億級規模產業。經認定的50家G20企業實現收入對產業貢獻度始終保持50%以上。
“G20工程”啟動兩年來,與2009年相比,10億元以上企業新增3家,總數達到9家,其中7家為G20企業;10億元以上企業2011年實現收入261億元,對醫藥制造業貢獻度從2009年42%提高到45%。G20企業已經成為引領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的重要力量。G20企業的重磅產品不斷涌現。5億元以上產品新增6個,總數達到14個,全部為G20企業產品;5億元以上產品2011年實現產值122.5億元,貢獻度從2009年16%提高到27%。
創新環境不斷完善
“G20工程”取得的重要成果,與北京市不斷完善產業創新環境密不可分。兩年來,北京市產業政策實現突破:推動以G20企業重大創新品種為代表的88個醫藥品種納入醫保目錄;“一企一策”為企業服務;建立以G20企業為主體的100余家生物醫藥企業檔案和企業服務專員制度;推動5個1類新藥進入“北京生物醫藥創新促進平臺”綠色通道,加快審批進度。與此同時,針對產業鏈關鍵技術環節,建設了一批國際化的CMO/CRO公共服務平臺,為創新品種提供服務。組織北京臨床藥理基地成立“臨床CRO聯盟”,加大對創新醫藥品種的臨床試驗研究支撐。“G20工程”實施以來,共建成5條CMO代工線和10個CRO技術服務平臺,累計實現服務收入20億元。“臨床CRO平臺”調動北京40余家臨床機構資源,實施兩年來累計服務北京企業臨床項目624個。
在完善融資招商環境方面,北京市實施“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金融激勵方案”,加大金融機構對生物醫藥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對北京生物醫藥企業貸款額從2009年9.6億元增加到2011年34.2億元;引導社會投資超過180億元。“G20工程”還開展科技資源招商,整合首都科技、人才、市場、政策等優勢轉化形成產業競爭優勢促使北京成為亞太地區對跨國生物技術企業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目前已有瑞士先正達、美國默沙東等跨國生物技術公司在北京建立了主要專注生物技術的全球研發中心。
此外,北京引導生物醫藥企業對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吸引科技重大專項研究成果在北京落地轉化。2010年以來,通過“部市會商”機制推薦并獲得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立項課題38項,獲得中央經費5.27億元。
在政策的支持下,北京生物醫藥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超過230個品種進入臨床研究,42個品種獲得新藥證書和生產批件,新投產產品62%來源于G20企業。招商引資重大項目46個,總投資231.7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1個。賽科藥業、百泰生物等一批G20企業的生產線通過歐盟EUGMP及美國GMP認證,率先與國際標準接軌。泰德制藥靶向藥物“氟比洛芬注射劑”,成功打入日本市場,成為我國首個以注射劑高端劑型出口國際主流市場的制劑產品。以泰德制藥、納通醫療、雙鷺藥業為代表的G20企業,通過并購、投資、合作開發、海外上市等方式,實現產業鏈全球布局,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
二期工程深入實施
發布會上,“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二期工程正式啟動。據了解,未來3年,北京市將推動“G20工程”深入實施。
根據實施方案,“G20工程”二期將深化“一企一策”服務職能,強化創新驅動,重點培育創新品種、重磅產品、龍頭企業,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促進市場拉動,發揮目錄、定價、招標、注冊審批四大政策對醫藥市場的杠桿調控作用;突出人才帶動,促進高端人才和團隊向北京聚集;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升開放創新能力和國際化水平;加大政府投入,北京市統籌資金每年投入不低于5億元支持生物醫藥領域重大科技成果研發、轉化及產業化項目。
到“十二五”末,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8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以上;G20企業從50家增加到70家,對產業貢獻度從50%提高到70%以上;10億元以上企業從9家增加到20家,對制造業貢獻度從45%提高到50%以上,重點培育1-2個百億級企業;5億元以上品種從14個增加到25個,對制造業貢獻度從27%提高到35%以上,重點培育1-2個20億元以上“重磅產品”;推動集群化發展,向支柱產業邁進。(本報記者 吳璽報道)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