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醫藥流通業轉型升級提速


    作者:姜恒    時間:2012-11-20





      11月5日,由石藥集團投資3億元打造的河北省醫藥物流中心正式開業運營。該項目占地88畝,倉儲面積25000平方米,存儲能力35萬件,支持年營業規模150億元以上貨物吞吐量,號稱河北省乃至華北地區最大的醫藥物流中心。


      石藥集團正式涉足醫藥商業領域始于3年前。2009年,河北省發改委授權石藥集團牽頭組建河北省醫藥物流中心,以形成覆蓋全省的藥品供應網絡。2011年,石藥集團旗下河北中誠醫藥有限公司營業收入達37億元,名列全國藥品流通企業百強榜第29位,成為河北省唯一一家進入前30強的醫藥流通企業。如今,隨著河北省醫藥物流中心正式運營,河北醫藥流通業轉型升級開始提速。


      逐鹿河北爭做龍頭


      石藥集團董事長蔡東晨說,河北省醫藥物流中心的建成,為河北藥品流通搭建了一個新平臺。該中心將“立足石家莊,覆蓋河北,輻射華北”。而目前,河北省醫藥物流板塊激戰正酣。


      前不久,河北省另一制藥大戶———老牌藥企華北制藥與國內最大的民營醫藥分銷商九州通聯姻,擬建華北地區領先的現代醫藥物流中心。2010年10月,樂仁堂醫藥集團現代物流中心建成運營。2011年4月,樂仁堂被國藥控股收購,成為國控布局河北市場至關重要的棋子。


      有業內人士稱,另一醫藥商業巨鱷華潤醫藥也開始在河北醫藥流通市場跑馬圈地。曾經在河北醫藥市場風光無限的老牌企業東盛英華,其醫藥業務板塊雖日漸式微,但七八億元的年銷售額仍不容小覷。


      面對這些強有力的競爭者,石藥集團及承擔石藥集團醫藥商業板塊重任的中誠醫藥公司的管理者表現得很自信。“近年來,河北省提出要重點發展醫藥物流業。目前具有全省配送能力的只有中誠醫藥和國藥樂仁堂兩家企業。”石藥集團醫藥商業事業部助理總裁龐振海說。


      根據商務部《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國家要“在‘十二五’末形成20家年銷售額過百億元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各工商“大家”紛紛挺進河北市場的目的就在于此。


      中誠醫藥公司市場總監馮煥新說,目前,在河北基本藥物市場,中誠醫藥和國藥樂仁堂各占20%的份額,旗鼓相當。今年9月,上述兩家公司在河北市場的基本藥物銷售額均為2000多萬元。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藥樂仁堂有著深厚“家底”,背后又有國藥控股的強大支持,其發展勢頭強勁。而中誠醫藥起步雖晚,但其良好的行政資源卻是國藥樂仁堂無法相比的。“當初,河北省政府提出由石藥出資牽頭組建河北省醫藥物流中心時,曾承諾給予政策支持。”有知情人士透露,當時最讓石藥動心的是全省藥品集中招標的配送權。“雖然今天尚未走到這一步,但從近幾年的情況看,各省一定會形成政府信得過的、壟斷性的區域龍頭。”中誠醫藥一位高層管理者說。


      終端掌控謀求轉型


      “過去幾年來,中國醫藥行業經歷了從原料藥到制劑轉型升級的陣痛,現在又開始搶灘終端掌控。誰都清楚‘終端為王’的現實意義,一些大型制藥企業‘工商一體化’需求猛增,并借助資本運營手段在商業領域做出了業績。”馮煥新說,廣藥、云藥、科倫、哈藥等大型藥企每年少則幾十億元,多則一二百億元的商業收益入賬,似乎給“終端掌控”做了最好的注解。


      一位業內專家指出,醫藥物流的實質是掌控終端,掌控整個醫藥產業鏈。作為國內大型醫藥工業企業,石藥集團發展醫藥物流業務,無疑是其延伸產業鏈、提升競爭力的戰略舉措。


      作為全國知名的原料藥生產企業,石藥集團已基本實現從原料藥巨頭到以制劑和創新藥為主的轉身,開始加快向醫藥商業流通領域進軍的步伐。“去年,石藥集團在原料藥、制劑、商業三大板塊的銷售收入分別為50億元、60億元和37億元。下一步將在加大制劑銷售的同時,力爭使中誠醫藥今年的商業銷售收入達45億元,2015年達到150億元。”龐振海說,目前,中誠醫藥已囊括河北省11個地區的200多家商業公司,終端覆蓋率達90%,基本藥物配送覆蓋1858家衛生院。“我們建設商業平臺不僅僅是為了獲得商業領域的利潤,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平臺增強終端競爭優勢,實現從原料藥到制劑、從制劑到商業領域的整體產業鏈轉型。”


      時下,加快收購區域內優質商業公司已成為“貼身肉搏”者的通用戰略。“國控的收購定位在醫院市場,是從上往下;而中誠醫藥定位于基層市場,是自下而上。與國控相比,我們能找到自身專長,避開鋒芒,在自己的目標領域做透、做實。”龐振海表示。(本報記者姜恒)

    來源:中國醫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