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濱海高新區:高效能科技服務促企業發展


    作者:劉艷    時間:2012-11-15





    近日,天津濱海高新區的“文化創意產業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和“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成果轉化與推廣服務平臺”項目正式啟動實施,這兩個平臺項目的建設實施作為今年天津濱海高新區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被科技部批準為科技服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


      作為天津市高新技術企業密集區、高新技術產業化高地,天津濱海高新區承擔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重任。為加快天津濱海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化進程,構建園區科技創新服務體系,近年來,天津濱海高新區積極組織推動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構建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引入科技金融、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快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以創新型產業集群為重點,開展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目前,天津濱海高新區共擁有各類科技服務機構180多家,涉及科技孵化、專業技術服務、投融資服務、科技中介、科技咨詢等5個重點領域。 2011年11月,天津濱海高新區入選科技部首批科技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區域初選單位名單。


      科技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天津濱海高新區始終堅持用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的手段,推進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經過多年發展,天津濱海高新區已初步形成較大規模孵育載體,擁有各級各類孵化器9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6家,孵化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占天津市比重達到50%以上。天津濱海高新區擁有涉及創業、技術推廣、孵化、知識產權、融資等門類的專業化中介服務機構,初步形成了5個具備較好發展基礎的國家級科技產業化基地,集中建設了一批留學生創業園、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大學科技園等孵育載體,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載體功能不斷完善,初步形成了產業聚集區。


      近年來,天津濱海高新區積極吸引科技領軍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科研人員、大型企業管理和技術負責人以及高校畢業生等到園區創業;加快推進國家重大科技成果進入園區產業化建立科技企業;加快運用科技成果和新技術對現有中小企業進行嫁接改造轉型,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建設完善園區孵育載體建設,不斷增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載體功能,打造科技型中小企業聚集高地。2011年新建文化科技產業孵化器一個,引入各類服務機構20余家。


      按照高科技、高成長原則,天津濱海高新區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一對一的專業服務,即篩選一批成長期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實施天津濱海高新區科技“小巨人”企業成長計劃,幫助企業制定成長路線圖,引導企業建設完善研發機構,吸引培養高端人才,承擔實施重大創新項目,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據統計,2011年天津濱海高新區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達到2億元,今年1-9月累計支持資金達到1.6億元。


      推進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為了使園區的戰略提升行動和科技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程更好地與區域和城市的發展緊密結合,天津濱海高新區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服務作為一個戰略突破口,通過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有針對性和高效能的科技服務,實現園區的跨越式發展與優化升級。


      據了解,天津濱海高新區擁有的國家級和市級企業研發機構占天津市總數的40%以上。在新能源產業方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研制和生產出的大部分技術和產品國內領先,部分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為綠色電池產業創新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和公共技術平臺服務。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天津藥物研究院、天津市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成為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的支撐平臺。在軟件及高端制造業方面,建立了以天津市IC設計中心、動漫公共技術平臺等為代表的一批產業共性技術平臺。主導產業、骨干企業形成了明顯的技術創新優勢,涌現出曙光超千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賽象特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一次型成法機、力神新型動力電池、華翼藍天飛行訓練器和模擬機、協和干細胞提取與存儲技術、南大通用目錄管理系統、邁達眼科A/B超等一系列代表國家自主創新前沿方向的關鍵技術和產品。


      多年來,天津濱海高新區高度重視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不斷加快,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培育了一批技術含量高、競爭實力強的新產品,打造了一批銷售收入過億元的知名企業,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實現突破性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11年天津濱海高新區擁有科技型中小企業2902家,良好的創業環境吸引了國內外的高科技企業及科技成果落戶園區發展,今年新落戶的優秀科技型中小企業增長趨勢明顯,預計到年底將達到4000家。天津濱海高新區涌現了一批以力神電池、巴莫科技、曙光計算機、賽象科技等為代表的優秀企業,為園區新能源、生物醫藥、軟件與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完善公共技術平臺


      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和成長規律,天津濱海高新區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完善科技中介服務、公共技術平臺、投融資平臺等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改進和增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服務意識和能力,成立了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專項服務于科技創業活動。


      天津濱海高新區按照“高端產業+高端人才+投融資平臺”的發展模式,加快建設三個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即股權融資服務平臺、債權融資服務平臺、股改上市服務平臺,目前已匯集投資機構及基金、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等相關金融服務機構近80家。2007年,天津濱海高新區率先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2011年天津濱海高新區以創新的思路率先啟動了股權激勵試點工作,引入期權、技術入股、股權獎勵等形式的股權和分紅權激勵,內外結合共同激勵,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天津濱海高新區還創新性地提出了“擔保換期權”融資模式,為動漫創意等輕資產企業提供融資途徑。截至2012年9月天津濱海高新區為企業擔保貸款30億元,6家企業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了上市材料,園區上市企業數量占到天津市的41%;發行了中小企業私募債,其中“濱海文創一號”信托融資1億元。此外,天津濱海高新區還成立了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及科技金融服務聯盟,負責園區一站式綜合性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的建設及運營工作。園區高標準精心篩選最優秀的科技金融機構進入平臺,共同開展科技金融業務,形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合力。


      未來,天津濱海高新區將努力建設成為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生物醫藥和其他新興產業等五個研發組團的功能布局,配套建設國際人才交流與海外人才服務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創新孵化器與企業加速器平臺、科技金融與創業投融資平臺,以及知識產權保護、轉讓、交易平臺,多元化政產學研聯合平臺,跨國、跨區域創新交流合作平臺和成果品牌文化展示推廣平臺等八大服務平臺;著力完成統籌規劃調整空間布局,系統提升基礎配套環境,集聚央企新興產業研發,聚焦人才特區招才引智,構建產業創新發展平臺,加快科技金融創新服務,組建戰略性新興產業聯盟,促進國際合作開放創新、新業態與商業模式創新,建設學習型未來科技城等,努力把天津濱海高新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研發、人才、成果轉化基地以及海內外科研人才特區。(本報記者 劉艷報道)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