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準化”為滄州果品基地“奠基”


    作者:孫閣 楊俊杰    時間:2012-11-09





      本報訊 河北省滄州市切實把果品標準化工作作為實施“科技興林”戰略的重要內容來抓,通過“建基地、強管理、重效益”等措施,現已在全市發展起65萬畝標準化果品示范基地,實現了林業增效,林農增收。


      目前,滄州市形成了以泊頭、肅寧、河間為主的優質梨基地;以滄縣、獻縣為主的金絲小棗基地;以黃驊、滄縣、海興為主的冬棗基地,集中產區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達到90%。滄州市在基地建設中不斷加大標準化推廣力度,嚴格按照《金絲小棗、冬棗栽培技術規程》和《鮮梨安全標準化生產操作技術規范》等標準組織生產,使標準化生產基地新技術普及率達到80%以上。滄州市還大力應用推廣新技術,僅3年時間,全市就建立科技示范點20個,完成果樹樹體改造40萬畝,其中改良品種5萬畝。


      強管理,增強市場帶動作用,是滄州果品業發展的一大支點。為解決果品生產當中存在的“小群體、大規模、分散經營”等突出問題,滄州市在果品重點縣實行“公司+基地+標準+農戶”或“合作社+標準+農戶”的生產管理模式,通過與果農簽訂協議,把分散經營管理的果園進行整合,實行統一的標準化生產和銷售,有效地提高了果品的產量、質量和效益,帶動了8萬余戶果農增收。


      有關數據顯示,滄州市標準化梨園比普通梨園梨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2個百分點,優質果率達到85%,比普通果園提高了10個百分點。高標準的果品生產,不僅促進了果品名牌戰略的實施,也加速了果品的出口創匯。目前,全市共建立“沛然”、“十月紅”、“滄華園”等知名品牌12個,年出口果品8萬噸,創匯8000萬美元。2011年,全市65萬畝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的果品實現科技增值近億元。(記者孫閣 通訊員楊俊杰 報道)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