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柏鄉縣:葡萄之鄉巧念“葡萄經”


    時間:2012-11-06





      又到一年果熟季,冀南平原的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又迎來了一個葡萄豐收的年景。


      農民李二東秋季收獲葡萄1萬公斤,凈收入8萬多元,在柏鄉像老李這樣依靠葡萄發家致富的果農數不勝數。隨著全縣統計數據的浮出,今年柏鄉縣葡萄產銷量相比2011年有了顯著提高,預計年產值有望突破2億元大關,柏鄉“中國葡萄之鄉”實至名歸。


      “漢牡丹之鄉”柏鄉縣地處河北平原南部,全縣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是個傳統的農業縣。在這樣一個農業縣里,農民緣何會轉變發展思路,將農民增收致富的著力點放在果品產業上?“中國葡萄之鄉”又念出了怎樣的“葡萄經”?帶著疑問,《中國綠色時報》記者實地走訪了柏鄉縣,探尋柏鄉別樣的葡萄富民路。


      柏鄉葡萄產業的發展最早要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1987年柏鄉縣就確定了大力發展葡萄種植的果品業發展戰略,并相繼出臺了《柏鄉縣葡萄生產基地系列開發方案》和《柏鄉縣人民政府關于葡萄銷售工作的特殊規定》等相關文件,頗具魄力地喊出了“一畝葡萄勝于十畝田”的口號。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柏鄉縣的葡萄產業已頗具規模,3條獨具特色的葡萄長廊貫穿柏鄉大地,葡萄種植已成為柏鄉農村經濟的一大特色支柱產業,柏鄉也榮升為冀南地區最大的鮮食葡萄生產基地。“巨峰”、“滕稔”、“克倫生”、“京亞”、“京秀”、“青堤”、“紅堤”、“無核早紅”等10多個優良品種,是柏鄉葡萄的“明星”品種,曾在多次在相關展會上獲得殊榮。2001年柏鄉葡萄在第五屆(廊坊)農交會上被認定為名優農產品;2003年又通過了河北省無公害果品產地環境評定,再加上果農產業化意識的增強,“漢牡丹”、“新南江”等商標的成功注冊,都為柏鄉葡萄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柏鄉葡萄產業也走上了“生產、銷售”一體化的產業發展之路。


      近兩年,柏鄉縣委、縣政府為壯大葡萄產業,通過科技支撐和品牌效應,圍繞“上規模、提檔次、出精品”的發展思路,把葡萄產業發展的出發點放在新品種和新技術引進推廣上,先后建立了南江克倫生無核鮮食葡萄新品種示范園和內步設施葡萄示范園,積極推廣無公害果品管理技術,引導廣大果農進行葡萄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為了實現葡萄標準化種植,柏鄉縣還成立了葡萄協會和農民合作社。由柏鄉縣林業局牽頭組織葡萄種植戶成立的“富民”、“樂農”、“新綠地”等葡萄專業合作社,幫助果農實行標準化葡萄種植,葡萄品質有了顯著提升。縣葡萄協會的成立,對柏鄉葡萄產業發展而言又是一次有力地推動。葡萄協會通過統一制定全縣葡萄發展規劃,編制《優質鮮食葡萄生產技術規程》,聘請葡萄專家對果農進行技術培訓,果農的管理技能得到了提高。


      為了提高柏鄉葡萄的市場占有率,柏鄉縣大力推行品牌戰略,力促全縣果品提檔升級,全縣先后培植了駐駕、南江、大汪、耿家莊等多個標準化葡萄生產基地,成功打造了“漢牡丹”、“新南江”等品牌商標,通過品牌效應,提升柏鄉葡萄的市場競爭力。


      柏鄉葡萄品質優良,市場前景廣闊。2011年,柏鄉縣委、縣政府確定了以“農超對接”為突破口的葡萄優先發展戰略,并成功與北京最大的零售連鎖商業集團——北京物美集團簽署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柏鄉葡萄成功“進京”。隨著柏鄉葡萄知名度的提升,葡萄價格明顯上漲,葡萄銷路更有保障。2011年全縣葡萄種植面積突破3.6萬畝,占全縣經濟林面積的83%,年產量突破5.7萬噸。產品主要銷往北京、石家莊、長沙、武漢、廣州以及新鄉、邯鄲、邢臺等大中城市。全縣葡萄種植戶達1.2萬余戶,從事葡萄生產、銷售、運輸、貯藏等相關產業的人數達2.6萬人。


      柏鄉縣始終堅持“葡萄興農、葡萄強縣”的農村經濟發展思路,并將葡萄產業的工作重點放在了大力發展設施栽培、生產錯季葡萄上,通過對葡萄產業結構的優化,柏鄉葡萄產業的發展潛力被進一步挖掘,柏鄉葡萄在市場上愈加走俏,市場前景一片看好,“中國葡萄之鄉”也念活了一本果農致富增收的“葡萄經”。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