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推進企業技改,湖北加快工業轉型升級


    時間:2012-11-05





    通過技術改造,湖北省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由2005年的166.12點提高到2011年的276.8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1497.4億元,同比增加29.3%,效益增幅明顯高于生產增幅。


      近年來,湖北高度重視企業技術改造工作,堅持將大力推進技術改造作為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加速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抓手,努力構建具有湖北特色、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做大做實做強工業,實現由工業大省向工業強省的跨越。


      加強技改 促進工業做大做實做強


      湖北省把加強企業技術改造作為調結構、推轉型、壯規模、上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著力壯大產業規模,推進技術創新、產業集聚,推動了湖北省工業發展呈現出速度加快、結構改善、效益提高、后勁增強、貢獻突出的良好態勢,為加快推進湖北省構建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數據顯示,2011年,湖北省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26945億元,增長36.6%;實現增加值8565.6億元,增長20.5%,總量占全省GDP的45%左右,增速居全國第7位、中部第2位。


      湖北省經信委表示,技改的持續推進,不僅促進了湖北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而且促進了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技術改造的效果進一步顯現,企業經濟效益穩步提升。湖北省通過技術改造,不斷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增加花色品種,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升。湖北省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由2005年的166.12點提高到2011年的276.8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1497.4億元,同比增加29.3%,實現稅金1152.9億元,同比增長20.2%,效益增幅明顯高于生產增幅。


      突出重點 著力推進結構調整


      “十二五”時期,是湖北發揮優勢、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也是湖北工業加快推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實現工業大省向工業強省跨越的關鍵時期。
      這對湖北省技術改造任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湖北省經信委表示,通過技術改造,將著力推進結構調整,推動轉型發展。


      湖北省加快采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和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主要鼓勵和支持企業以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促進節能降耗、推進清潔生產、加快兩化融合和提升裝備水平為重點,以規模化、品牌化、高端化為方向,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為途徑,以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為目標,加快推進技術改造,壯大支柱產業規模,推動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提升支柱產業核心競爭力。


      武鋼集團實施三硅鋼技術改造項目,建立了高磁感取向硅鋼及無取向高、中、低牌號硅鋼生產的全套工藝標準,提升了我國在高端冷軋硅鋼材料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成為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的典型示范工程。


      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湖北省還通過技術改造,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


      湖北省正在加快應用并行工程、協同技術、虛擬制造、網絡化制造等新一代制造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提升制造業智能化水平,積極發展智能制造、敏捷制造、綠色制造、集成制造、柔性制造、精益生產等先進制造模式,提高制造基礎能力、新產品開發能力、品牌創建能力,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附加值,促進制造業從產業鏈中低端向中高端轉型。


      在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湖北省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發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培育新的增長極,努力打造在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綜合優勢顯著、輻射帶動作用強的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技術創新 構建創新驅動發展模式


      近年來,湖北省著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構建創新驅動增長的發展模式。


      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也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湖北省不斷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聯合共建重點實驗室、共性技術研發中心和工程化平臺,加強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推進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需求主體、投入主體、研發主體和應用主體。


      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下,東風汽車集團公司實施了技術研發中心項目,提高了企業的自主創新研發能力,為東風公司發展自主品牌轎車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推動企業創新的同時,產業技術創新體系的構建也不容忽視。湖北省加大了產業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力度,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加快創建一批企業主導、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重點圍繞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集中突破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加速技術成果的工程化和產業化。


      湖北美爾雅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天化麻業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推廣應用國家重大技術進步科技成果,實施“嵌入式”紡紗技術成果轉化項目,使湖北省紡紗技術取得革命性突破,紡織產業技術升級和技術進步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為了進一步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推廣,湖北省還積極創新財政投入方式,采取以獎代補、貸款貼息、創業投資引導等多種形式,支持企業承接和采用新技術,開展新技術新產品工程化研究應用,加快成果轉化,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示范項目。


      集約發展 優化產業布局


      通過技術改造,湖北省也在進一步促進集約、集聚、集群發展,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推進工業載體建設。


      湖北省堅持創新引領、內涵發展、集約高效的基本要求,改造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提升配套服務水平,引導海內外創新資源和高端人才、資金、技術加快向示范園區集聚,加快培育和壯大一批集約程度高、規模效益好、創新能力強、品牌形象優、配套條件好、節能環保水平高的國家級、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目前湖北省已擁有7個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8家國家級經濟開發區,18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含國家級3家),121家省級開發區、工業園區,使工業園區成為湖北省產業集約集聚發展的重要平臺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


      湖北省以產業鏈為紐帶,促進資源要素集聚,加快發展布局合理、特色鮮明、集約高效、生態環保、市場競爭優勢顯著的產業集群,提升集約化發展水平,重點扶持100個過百億的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


      湖北省經信委表示,近年來,在工信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領導下,技術改造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同時還要看到,技術改造工作中還存在技改規模偏小、項目儲備不足、體制機制不順、工作手段不力、項目融資困難等問題,全省產業發展也面臨著加速發展與加快轉型升級的雙重壓力,加強和改進技術改造工作尤為迫切。今后一個時期,湖北省將重點圍繞實施以“支柱產業倍增”、“千億產業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為主要內容的“兩計劃一工程”,加快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工作。

    來源:中國工業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