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小搏大”浙江創造林業產業發展奇跡


    時間:2012-10-29





      年產值突破3000億元大關,林產品及木材相關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百億美元大關。


      以占全國2.18%的林地面積創造了占全國11.15%的林業總產值。


      何等魄力,讓浙江“逆勢高飛”,從一個林業資源小省轉身成為林業產業大省?


      浙江省林業廳廳長樓國華一語道破:“用好每一寸土地、每一根竹木、每一點資源,激活各類林業生產要素,就能實現林業產業快速發展的新奇跡。”


      傳承先發優勢激活后發潛力


      樓國華接受采訪時曾說,浙江林業產業發展和浙江的經濟發展一樣,先發優勢極其明顯。


      坐擁全省70%的山地面積,浙江人敢想、敢干,早早打起了山林的算盤。改革開放初期,浙江的農民根據市場的需求,合理利用資源,研究開發適合市場需求的林產品。


      全國未動,浙江先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傳統產業打下的厚底子,讓浙江林業產業贏在了“起跑線”上。


      如今,竹產業為浙江帶來了300多億元的年產值,總產值和出口創匯均位列全國前茅;木材加工業已在浙江發展了2萬多家企業,年產值600多億元,形成了人造板、地板、木門、家具、木竹玩具工藝品等特色產業集群;森林食品成為浙江最具潛力的資源,全省山核桃總產值現已超過25億元,香榧總產值達7億元,油茶總產值實現12億-13億元;花卉苗木產業同樣每年能為浙江創造406億元的財富。


      傳統產業的蓬勃發展激活了后發潛力產業的無窮活力。浙江省林業廳產業辦主任康志雄表示,近幾年,浙江省森林旅游和野生動植物馴養與繁殖等產業發展勢頭尤為迅猛,逐漸成為浙江林業產業新的增長點。


       2010年,浙江提出像抓毛竹、油茶等產業一樣抓野生動植物產業,率先出臺了馴養繁育利用示范基地管理辦法和浙江省野生動植物產業發展規劃。


      據浙江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站余根連科長介紹,浙江充分發揮政策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安排專項資金扶持龍頭企業,加速推進產業發展。


      在“十二五”規劃中,浙江野生動植物馴養與繁殖產業的目標是產值達到100億元。然而,正當“十二五”的開局之年,這一產值就已達到了93.8億元。1年的時間離5年目標僅一步之遙。


      被視為朝陽產業的森林旅游業,近幾年的發展勢頭同樣不可小覷。


      2011年,浙江省森林旅游人數突破1億大關,森林旅游收入達288.7億元;10年增加了13.7倍,年均增長速度達30.9%。


      從木業、竹業、花卉苗木、森林食品再到野生動植物馴養與繁殖、森林旅游、造紙,浙江林業形成了七大優勢產業,一、二、三產齊頭并進,涌現出了一批林業經濟強縣。


      目前,浙江全省有83%的縣(市、區)林業總產值超過10億元,其中8個縣超過100億元。


      政策扶持給力金融服務助力


      發展林業產業,最重要的是讓山區的農民富裕起來。而靠林吃飯的浙江農民,腰包似乎特別“鼓”。


      2011年,浙江農民年收入中有1/4來自林業,在9個重點林區縣,這一比例也隨之擴大到60%。


      富民,再一次叫響浙江林業產業的名聲。


      聯手致富強于“單打獨斗”,山林分家到戶,浙江鼓勵組建林業專業合作社,通過大力培養龍頭企業,吸引民間資本,引導社會各界、工商業主投資林業。


      2005年,浙江率先在全國開展省級林業龍頭企業、省級林業示范性專業合作社的認定工作。以典型帶動,推動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高產出需要高投入,想發展,錢從何而來?


      在專業大戶、林業合作社和林業企業需要金融扶持的關鍵環節,浙江總能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2004年,為緩解林業中小型企業融資擔保難,成立了全國林業行業第一家擔保機構--浙江信林擔保有限公司;


      2005年,成立杭州信林評估咨詢有限公司,破解了金融機構與林業企業信息不對稱難題;


      2007年,為推進全省林權抵押貸款工作順利開展,全國第一家具有森林資源資產評估資質的省級專業評估機構——浙江信林資產評估事務所成立;


      2010年,通過整合這3個金融服務平臺,成立了省內唯一的全省性林權交易平臺--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


      2011年,為有效解決林業小微型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成立全國首家林業行業性小額貸款公司;


      今年5月,浙江率先在全國出臺允許林權作價出資林業企業、專業合作社登記政策,林農手中的林權像現金、房產一樣也可以作價投資。


      通過擔保、小貸、銀行推薦貸款等多種模式,浙江已為2500多家林產品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提供綠色融資產業服務95億元。如今,浙江已有45個縣開展了林權抵押貸款業務,貸款銀行增至12家,累計發放貸款102.88億元。


      農民都高興地把林權證比喻成“信用卡”,更高興的應該是麗水的林農。


      麗水通過建立“林權IC卡”檔案,將林權信息、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數據與金融系統對接。40多萬麗水林農,拿著IC卡就能直接到銀行貸款,免去了林權抵押貸款工作中評估難、耗時長等問題。


      政策扶持給力,金融服務助力,浙江林業產業成為農村的支柱產業,林農將青山變“金山”,葉子變“票子”,資源變“資本”,腰包怎能不鼓。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