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中國傳統煤電省份新能源產業異軍突起


    時間:2012-10-26





      近年來,在山西、內蒙古、寧夏等中國傳統煤電省份,以風電和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成為這些省份“十二五”期間改變能源消費結構、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


      在山西右玉縣殺虎口旁邊的山峰上,33座“大風車”在秋日湛藍的天空下不停地旋轉。這些投資近5億元的“大風車”屬于山西福光風電有限公司,每年有效風速時間達1680小時,實際發電量達8000萬到1億千瓦時。


      據右玉縣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張奇介紹,目前該縣風電、光電裝機容量已達40萬千瓦,成為山西省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


      地處中國中西部地區的山西、內蒙古、寧夏等傳統煤電省份,風、光等新能源資源稟賦也很突出,有著發展新能源的優越條件。其中,內蒙古可開發風能3.8億千瓦,占中國陸上風能資源的50%以上,太陽能資源則居中國第二位。


      近幾年,這些傳統煤電省份抓住中國大力發展新能源的契機,快速布局新能源產業,一些中央企業和本土企業紛紛試水。


      目前,華能、華電和中電投等中國五大發電集團均到寧夏開發新能源產業。截至2011年底,寧夏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達到50萬千瓦,風電裝機突破150萬千瓦。


      山西省的數據則顯示,2010年全省新興能源發電裝機占全省發電裝機容量的比例達到7%左右,煤層氣瓦斯氣抽采量達44億立方米,利用率40%,居中國首位。


      “今年上半年,全省新能源發電裝機達到532萬千瓦,比“十一五”末增加68%。其中風力發電裝機增加4倍,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實現了零的突破。”山西省發改委宏觀研究院院長王宏英說。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山西將努力構筑集約、綠色、多元、低碳的能源產業體系,新能源開發總量要占到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的10%,實現能源結構的轉型與優化,建成國家新型能源基地。


      內蒙古自治區則提出,到2015年,風力和太陽能發電裝機要占全部裝機總量的25%左右。寧夏也提出,到2015年,以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和水電為主的新能源裝機占電力總裝機的比重要達到20%以上。

    來源:中電新聞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