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崛起


    作者:韓清華    時間:2012-10-22





      趁著沿海產業轉移升級,加大政策引導扶持力度,爭取更多資本流入,四川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面臨難得好機遇

      日前,記者從四川省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1—7月,四川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達到2022億元,增長21.4%,高于全省工業平均水平4.4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14.7%,支撐全省工業增速居全國第3位,新興產業占全部工業的比重達到11.2%,這些數據表明,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四川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

      四川省經濟與信息委員會主任王海林告訴記者,四川具有資源和人才優勢,工業門類齊全,配套能力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2011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532.1億元,同比增長51.8%,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29.5個百分點,支撐全省工業總量列全國第8位、西部第1位。

      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崛起

      近年來,四川高度重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充分依托四川工業門類齊全、配套能力強等基礎條件和科技、教育、人才優勢突出等特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崛起。

      王海林認為,趁著沿海地區產業升級轉移,加大政府的引導扶持力度,力爭更多資本流入,是四川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絕好時機。

      他表示,四川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四川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計劃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增加值超過3000億元。

      自2011年以來,四川財政安排了240個項目近30億資金,引來了1170.1億的社會總投資,預計實現銷售收入2952.3億元。

      2011年、2012年四川連續兩年由省財政安排新興產業專項資金20億元,對每年精心挑選的100個以上項目進行集中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短板’在于技術創新、市場應用,這筆錢就是用于將科技成果轉化成產業項目。”王海林表示。

      六大重點新興產業各放異彩

      高度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并不意味著所有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是重點。綜合考慮全省資源、基礎條件和人才優勢,四川選擇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等六個產業的45個重點領域、454個重點產品、251項關鍵技術,通過自主創新、引進合作、聯合攻關,進行重點發展。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迅猛發展,今年1—7月,產業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總產值達738.4億元,增長70.9%;實現利潤35.6億元,增長127.9%。

      新能源產業蓄勢發展,以核電、太伏熱發電、風電、儲能、智能電網等為代表的新能源技術均出現重大突破。

      高端制造業產業創新發展,今年1—7月,產業總產值達到252.8億元,同比增長15.1%。

      新材料產業加速發展,今年1—7月,產業總產值達到381.9億元,同比增長15.6%。

      生物產業提質發展,今年1—7月,在總產值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8.9個百分點的情況下,實現利潤增長28.5%。

      節能環保產業異軍突起,今年1—7月實現總產值162.2億元,增長22.6%;實現利潤11.4億元,增長27.7%。

      “英特爾銷往全球的芯片50%產自成都。”據中國經濟時報了解,作為主動承接國際國內電子信息產業轉移的大省,四川省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個中心成都研發中心、兩個基地成都、綿陽產業基地、多個園區成都、綿陽、廣元、樂山、遂寧等的產業空間布局,成為全國又一個電子信息產業高地。

      四川省新能源產業中的核電、太陽能光伏、風電、生物質能等領域都擁有全國領先的技術。另外,除了高端裝備制造業通過自主知識的創新突破了傳統制造業瓶頸、新材料的加速發展和生物醫藥在豐富的自然資源中質的提升發展,四川省還在節能環保產業異軍突起,自貢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節能環保裝備制造業已成為全國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全省2011年產業總產值也達到317萬億,增長44.4%。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