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南來北往的貨物“取道”合肥,將乘上快速通道。9月18日,筆者從合肥市發改委獲悉,《合肥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發布。
合肥正謀劃“借力”新橋機場、派河碼頭等海陸空優勢,在市域內規劃形成4+10+4”的物流空間布局體系,主要構筑四大物流園區,建設十大物流中心和四大農產品物流園,欲發展成和鄭州、武漢一樣的全國性物流樞紐。
四大物流園區分別是東城物流園區、新港物流園區、空港物流園區、北站物流園區。
另外,還有合肥農產品國際物流園、北城農產品物流園、肥西上派農產品物流園、廬江同大農產品物流園四個農產品物流園。
規劃的18個物流園區當中,除了空港物流園區、桃花工業園物流中心是未建成項目,其余的物流園或靠近交通樞紐或靠近工業集群,都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
合肥市發改委副主任程宗好介紹,合肥欲把空港物流園區打造成東亞地區的航空轉運中心,成為安徽省進出口貨物集散的物流平臺。
物流業發展,將為“合肥造”產品運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打通”門路。按照規劃,到2015年,合肥將初步建成東中部地區物流中心城市及國家級物流樞紐城市。
朝著物流樞紐城的目標發展,合肥擁有自己的實力。
程宗好認為,物流業可以拆作“物”“流”兩個字來理解。一是有“物”,近年來合肥工、商、農產業的高速發展,為物流業提供了動力源。二是有“流”,物流業依賴交通,而合肥的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優勢,為合肥建設物流樞紐城提供了可能。
來源:中國水運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