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群發展,打造鄢陵花木新高地


    時間:2012-10-18





      如果能夠一站式體驗如下的系列,你會吃驚嗎?


      觀賞百萬盆鮮花組景、購買國內外名花異木、提取玫瑰精油、配送花卉物流、查閱苗木實時交易信息、休閑度假旅游……


      在“中國花木第一縣”——河南省鄢陵縣,這絕不是天方夜譚。


      9月26日,在鄢陵縣開幕的“第十二屆中國·中原花木交易博覽會”上,您就可以零距離體驗到如此高效、便捷的體系。在打造“永不落幕”的花博會園區、花木博覽會會展中心、六大交易區、六大配套中心內,游客、買家足不出“區”就能心滿意足、欣然而歸。


      為什么鄢陵能做到?


      因為,一產生產、二產深加工、三產旅游信息業發展在這里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一同發力。


      沒錯!這就是鄢陵產業集群化發展的成果。


      借力政策:鄢陵產業迎來新機遇


      今年1月8日,河南省省長郭庚茂在《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農業產業集群培育工程”、“抓好許昌鄢陵花木產業集群”等3個試點,這無疑為鄢陵花木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集群試點,為何選在鄢陵?


      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長劉滿倉這樣評價道:“鄢陵花卉苗木種植歷史悠久,積淀深厚,資源優勢、政策優勢和區位優勢明顯,市場潛力巨大。”


      的確,天時、地利、人和,促使鄢陵成為了“中國花木第一縣”,也讓省政府肯定了這一產業的發展勢頭,并作出了這一加速鄢陵產業發展的決策。

     
      鄢陵素有“北方的南方”之稱,是“南花北移、北花南遷”的天然引種馴化基地,是融匯南北花卉的橋梁和紐帶。上千年的種植歷史,使鄢陵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園藝技術:如“礬肥水”的配制與使用,可使梔子、山茶、柑橘等一些喜酸性土壤的南方花木得以葉茂花繁。特別是近年來,通過政策的大力扶持引導,鄢陵的花木產業發展規模得以迅速擴大,成為聞名全國的“中國花木第一縣”。


      目前,鄢陵縣花木面積已發展到60萬畝,占全省花木面積的37.7%,占全國總面積的5.5%,2011年銷售額達48億元;連續在鄢陵召開的十一屆中原花博會更使鄢陵花木名聲遠揚;鄢陵花木產業實力也與日俱增,先后制定了12項花木產品標準和16項花木生產技術規程,其中有3項花木產品標準被確定為省級標準;全縣現有790多家花木企業、場、圃,其中國家一級資質園林企業有2家,國家二、三級資質園林企業有40多家。


      鄢陵被選為花木產業集群試點,不僅在于它良好的花木產業基礎和發展前景,更由于花木業還是一項占地面積少、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突出的朝陽產業,建設花木產業集群是加快新型農村建設、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需要。


      許昌市、鄢陵縣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鄢陵花木產業的發展,將其作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致富農民的重要突破口。在花木產業升級的路徑上,一直給予政策等方面的強有力支撐。


      打造集群:鄢陵三區共建三產齊興


      打造花木產業集群,鄢陵已經擁有了什么呢?


      鄢陵縣林業局局長張文科告訴《中國綠色時報》記者,“規模有了,產業構架也有了”。秉承“花木改善生態,生態承載旅游,旅游激活三產”的思路,鄢陵不斷促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走出了一條平原農業縣依靠特色產業,發展縣域經濟的特色經濟之路,被河南省政府譽為“鄢陵模式”。但鄢陵花木“提檔升級”還存在著諸多問題:花木產業水平相對偏低、科技研發能力亟待提高、社會服務體系不夠完善、花木產業鏈條延伸不夠……


      那么,如何破解矛盾、進行提升呢?


      今年3月,許昌市市長張國暉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花木產業集群發展問題。張國暉指出“壯大鄢陵花木產業集群,是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頭等大事,對于促進鄢陵實現產業的跨越式增長,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鄢陵縣委、縣政府結合當地花卉苗木發展現狀,認為集群規劃編制要抓關鍵環節,著力建設6個體系:完善花木生產加工體系、構建花木科技創新支撐體系、優化花木產業營銷體系、打造花木觀光休閑產業體系、創新花木產業組織體系、建立投資信用體。

      經多方調研,鄢陵花木產業集群規劃出籠,初步規劃為主產區、核心區和輻射區“三區”。主產區規劃用地面積55萬畝;核心區納入主產區內,以15萬畝名優花木園區為基礎,計劃繼續進行拓展;輻射區是指主產區以外的縣域范圍。


      核心區按照產品類型將建設盆景(盆花)造型樹生產長廊、鄢陵蠟梅產業園、國家5A級生態旅游觀光區、鮮花切花設施生產基地、特色花卉種質資源保存和名優新品種培育基地、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示范基地;主產區在花卉苗木生產的基礎上,做好標準化苗木生產基地、花卉和資材加工基地板材加工基地的“三個基地”建設;輻射區則充分發揮核心區和主產區的品牌優勢和輻射作用,盡力在主產區外圍擴大鄢陵的花木產業面積。


      張文科局長說,“圍繞產業集群建設,在”三區“建設時需要重視產業鏈條延伸。夯實第一產業,開展苗木標準化生產、鮮花切花生產,加強產品質量監管;開拓第二產業,以發展園林綠化工程、花卉精深加工、板材加工、花木營銷及物流體系為主線;壯大第三產業,主要集中在信息網絡與電子商務建設、生態旅游業發展、花木營銷及物流體系建設。”


      目前,通過實施規劃,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和配套技術不斷涌現。一、二、三產業進一步融合,以花木生產、科技創新、精深加工、市場營銷和社會化服務為主體的花木產業集群基本建立。并力爭在“產品多樣化、信息有效化、儲運便捷化、服務專業化和營銷現代化”上打造花木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規劃未來:鄢陵品牌享譽海內外


      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長劉滿倉對鄢陵花木產業發展寄予厚望:“鄢陵花木已有了好的氣勢和好的態勢,完全有條件做大做強,做成在海內外都響當當的品牌。”


      鄢陵縣縣長王志宏躊躇滿志,“通過制定鄢陵花木發展短期和長期規劃,并按規劃扎實推進,鄢陵花木產業的前景將令人矚目。”


      鄢陵規劃,到2015年,全縣計劃花木種植面積達65萬畝,擴大優勢產品、調整花木產業結構,尤其是鮮花、切花的生產面積。初步建立起種植資源創新體系,特色花卉生產技術規程,優勢花卉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科研與生產互動互惠的研發、推廣、培訓體系,以及統一規范的花卉市場和流通網絡。


      規劃到2020年,全縣花木種植面積達70萬畝,培育、開發新品種15個-20個,集群年總銷售額突破150億元。基本形成包括生產供應、包裝運輸、批發零售、科研培訓以及對各個產業環節的配套服務在內的產業集群。


      鄢陵縣委書記袁寶根認為,“鄢陵花木產業集群的規劃、建設和發展,將對我縣花木產業及其延伸產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據了解,河南省將對鄢陵花木產業集群發展給予資金、政策和技術指導。


      厚積薄發,鄢陵在成就“中國花木第一縣”的盛譽后,再次發力產業集群建設,必將走向發展的歷史新高地。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