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正在用不斷刷新的經濟增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關注。新疆,這個祖國最西部的少數民族自治區,藉由豐富的能源優勢和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又一片熱土。在9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共簽約各類投資合作項目170個,簽約總金額達2068.53億元。“西部需要發展經濟,但由于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因此,要充分借助自身優勢,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等高增長低污染的產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蘇國平說。2011年,新疆全區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0.4億元,同比增長48.5%。
資源優勢夯實制造業
瞄準光伏產業,加強技術改造,提升制造業競爭力。
新疆發展電子信息制造業與其他省市有著很大的不同。“受制于人才匱乏、產業基礎薄弱等不利因素,決定著我們必須走符合自身條件的發展之路。新疆的優勢是原材料資源豐富,我們要在用好這些資源上下工夫。”蘇國平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11年新疆電子信息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53.5億元,同比增長58.6%,這主要得益于電極箔、多晶硅、硅片、光伏應用等產品產量的快速增長。
為了更好發揮資源優勢,提升資源利用的能效,近年來,新疆圍繞鋁、硅電子材料、光伏系統集成等領域的發展,不斷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在全行業實施重大技術改造新開工項目。石河子大全集團光伏產業園、阿拉爾光伏電子產業園、新疆眾和鋁電子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新疆硅業多晶硅二期項目、新能源公司新增100MW硅片項目、新疆紫晶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新項目紛紛投產。
蘇國平介紹說,新疆2012年的發展目標是電子信息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30%以上,其中硅產業規模翻一番,光伏產業及應用有重大突破,電子新材料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
發展方向是加快推動硅產業的技術改造,重點支持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重大項目實施;大力支持電子鋁箔、電極箔項目、電池級碳酸鋰、藍寶石等電子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化項目。將重點支持電子新材料、光伏新能源產業重大項目實施。實施一批重點電子信息示范項目,培育10~20個有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品,形成10個以上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加快太陽能光伏、電子新材料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推動光伏運營模式創新,以點帶面,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此外,新疆還將積極做好承接內地電子信息產業轉移工作,推動電子信息企業引進來、走出去。
在新疆的采訪中,記者發現,在東部舉步維艱的光伏產業卻在此發展得如火如荼。逆勢發展光伏產業,成為新疆電子制造業的一大特點。新疆光熱資源豐富,光伏產業剛剛興起,在內地光伏行業進入洗牌煎熬期的時刻,卻以其資源優勢和獨特的產業定位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新疆自治區經信委電子信息處處長趙生成說,歐盟反傾銷調查沒有對新疆光伏產業產生直接影響。歐盟主要是針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而在新疆,由于受技術人才等的限制,目前尚無一家光伏電池生產企業,所以只受到一些間接影響。相反,新疆資源豐富,適合多晶硅這一高載能產業發展。現在內地已有不少多晶硅企業向新疆轉移,疆內重要的多晶硅生產企業石河子大全、特變電工硅業公司已經成長起來,大全明年預計多晶硅產能達2萬噸,特變電工硅業公司多晶硅產能預計將達5萬噸。
而新疆的光伏電站和光伏產業下游企業則迅速崛起,今年新疆光伏電站建設速度堪稱歷史之最,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光伏電站將超過2GW。因為光伏組件價格的降低導致建電站的成本大大降低,兩年前建設20MW光伏電站投資超過 3億元,現在2億多元就夠了,投資成本可降低1/3。而生產太陽能路燈等產品等光伏產業下游企業,也趕上了成本降低的“好時光”。
此外,中亞市場是新疆光伏產業市場面對的一個熱門市場。據了解,由于中亞國家居民別墅建筑較多,小型風光互補綜合發電設備極受當地市場歡迎,這讓國產光伏設備市場前景也很樂觀。
區位優勢助推軟件業
利用區位和語音優勢,通過大力培養人才,發展軟件服務業。
相較電子制造業蓬勃的發展局面,新疆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卻在悄無聲息地做大。2011年總收入同比增長53%以上,新認定軟件企業15家,新認定系統集成企業50家;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實現主營業務總收入46.9億元,同比增長38.3%。很難想像在新疆這個中國最西部的城市,軟件產業能有這樣的發展成就。蘇國平說,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新疆也有著許多獨特的優勢,如語言優勢和區位優勢。
據了解,在國家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資金的支持下,新疆重點實施了一批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項目。2011年共有11個軟件類項目獲得總計3455萬元資金扶持,拉動總投資超過6億元。這些項目涵蓋多語種軟件、電子商務、數字認證、特色林果業、公共安全平臺建設、數字景區等具有代表性的領域,推進了新疆特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
現在,隨著加強對軟件服務業向西開放戰略的實施,新疆不僅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同時還加強多語種軟件品牌的宣傳,組織實施“服務外包培育工程”,著力打造新疆服務外包品牌,開拓周邊國家服務外包市場。
新疆正加快推進“云計算”產業發展,提升信息服務能力。以數據中心為核心,重點發展數據存儲服務、行業應用服務,打造“云計算”產業鏈。制定出臺《自治區關于促進“云計算”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推動烏昌地區、克拉瑪依兩市加快“云計算”產業基地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吸引大型企業數據中心落戶新疆。
園區平臺營造良好環境
通過建設各類園區,增強產業集聚效應,扶持企業壯大。
經過多年發展,新疆成長起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企業,但是產業規模較小、企業實力較弱,大企業對中小企業的帶動性作用不強,產業集聚效應不明顯。因此新疆加快建設產業園區,目前產業集聚態勢已經初步顯現。
以烏魯木齊高新區太陽能光伏示范基地、石河子經濟開發區、阿拉爾臺州光伏新材料園區、奎屯-獨山子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基礎建設的光伏產業四大園區初步形成。產業上下游企業陸續進入園區,如新疆硅業有限公司、特變電工新能源公司、江蘇大全集團、奎屯龍海硅業、新疆新路標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哥蘭德新能源有限公司、新疆金胡楊光電有限公司等。此外,哈密石城子光伏產業園區也在建設中,建成后將對東疆光伏發電應用基地提供有力支持。
結合全區實際與各地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現狀,新疆積極培育烏魯木齊、阿拉爾、石河子等3個太陽能光伏、電子新材料產業示范基地。積極爭取將阿拉爾光伏電子新材料產業園區申報批準為自治區級園區。打造新疆“一軸兩翼”以烏魯木齊市及天山北坡經濟帶為軸、阿拉爾和石河子為兩翼的太陽能光伏、電子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
蘇國平告訴記者,下一步將加快推進新疆軟件園主體工程—創業智能大廈及企業產業化基地建設,協助新疆軟件園管委會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吸引內地軟件企業落戶新疆;組織開展新疆軟件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全面落實自治區經信委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和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新疆分中心”;積極引導IBM等著名軟件服務企業在新疆軟件園開設重點實驗室,建設軟件開發測試平臺。“我們希望能通過園區建設帶動產業集聚發展,通過應用帶動產業健康發展。”蘇國平說,“新疆自治區提出2012年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第一推動力,為‘十二五’時期形成5000萬噸原油、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和煤制氣、3000萬千瓦疆電外送能力提供支撐。電子信息產業要充分抓住這一發展良機,把優秀的技術推廣應用其中,促進重點產業優化升級。而事實上,勘探開發油氣資源、推動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加快煤炭煤電煤化工產業發展,抓好金屬、稀有金屬和特色非金屬深加工發展、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發展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都離不開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支撐。”(王慧芳)
來源:中國電子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