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風電自投產以來,一直不存在棄風現象,做到了100%全額消納。”這是記者日前從江蘇省電力公司新聞發布會上獲得的權威信息。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核能等新能源產業發展,新能源發電比重不斷增加。截止今年9月底,全省新能源發電企業共有102家,裝機容量達到503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6.8%。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9月新能源發電量為176億千瓦時,占全省5.7%。
新能源電力在接入電網時,大都需要配置和消納,這是由于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具有間歇性、隨機性,輸出功率不確定,預測難度搞等特點,發展初期在技術裝備、風電利用、制度標準等方面不可避免存在一系列問題,給并網檢測、安全調度、配套建設等帶來一定的困難。為此,江蘇省電力公司通過推出系列舉措,構建了新能源使用消納平臺,有效解決了這一世界性難題。
“我們已建成的風電項目生產運行較為平穩,所發電力均在江蘇電網本地消納,從未發生因電網原因導致的風電受限棄風現象,實現了風力發電的全額收購。”江蘇省電力公司黨委書記胡玉海介紹說,2011年江蘇風電年發電量達到27.4億千瓦時,與歐美大體相當,在利用時間上保持了較高水平。
近年來,江蘇省電力公司研究制訂了《風電場接入電網技術規定》、《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等一系列標準和規范,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編制的風電場電氣部分典型設計要求開展風電場電氣部分設計,有效解決了江蘇風電等新能源建設沒有規范、接入電網沒有標準等問題。
“我們還及時跟蹤和總結分析風電場調試及機組日常運行中出現的問題,積極與風電場溝通聯系,主動提供技術幫助。”胡玉海表示,目前風電功率預測系統平臺已經很完善,江蘇在風電短期預測精度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樣我們就可以優先安排風力發電,優化發電計劃安排,科學安排調度運行方式,統籌安排火電、抽水蓄能機組配合運行,全額消納風電。”
此外,江蘇省電力公司還將新技術的研究應用瞄準了風電,內容涵蓋大規模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和分布式低風速風電,并開展了大規模風電場和低風速風電的示范應用工作,提出并制定了相關的規范,為風電并網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另一方面,反事故措施的實施也成為重中之重,通過新技術的運用,有力地促進了風電場和電網的協調穩定運行。
“加快發展風能在內的新能源是我省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實現低碳發展的必由之路。”胡玉海告訴記者,江蘇電力公司一直在努力,“一定要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蔚藍色的天空”。據介紹,“十二五”期間我省風電開發將由陸上逐步轉向潮間帶及近海風電項目的開發,2015年陸地風電場和近海及潮間帶風電場裝機容量達到600萬千瓦;2020年風電達到1000萬千瓦,將成為我國8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之一。
來源:中國江蘇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