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一周的“國際青年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力峰會”,前不久在南黃海之濱如東召開,來自17個國家的70多名青年學生為這里無所不在的“綠色”所感染和陶醉。
“把世界”綠色低碳課堂“放在中國如東,選對了!”說起這趟“綠色之旅”,大會組織者、國際女性領導力組織主席勞拉·波德女士至今難抑興奮,“如東把綠色低碳用到了農業、能源、工業等產業上,真讓人大開眼界。”
如此吸引世界眼光的背后,是如東新興綠色產業群的加速崛起。縣委書記詹立風說:“如東爭當”江蘇沿海開發第一縣“,我們唱的是綠色主旋律,要的是綠色崛起。”
綠色耕種,貧瘠土地喜變希望田野
雙甸鎮東村綠油油的玉米田里,退休農技員馮志芳已忙乎了一個上午,那小心翼翼的樣子,如同侍候著什么寶貝。“這可真是”寶貝“,正宗的”富硒糯玉米“,全按個數賣!”隨行的鎮農辦主任李華告訴記者,老馮成功研種的“富硒糯玉米”給當地農作物種植帶來革命:一年一熟變成了9熟;過去幾毛錢一斤賣做飼料,現在9.8元一個,成為人們搶購的綠色健康食品。
地薄肥稀的鹽堿地上,長出了“綠色黃金”,是如東搶搭沿海開發快班船,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的生動實踐。
隨著洋口港對外通航,各類產業項目潮水般涌來。而這股熱浪,沒有沖垮如東決策層頭腦中“宜農則農”的理性堤壩。在寸土寸金的106公里海岸線上,如東大手筆規劃了一個總面積達72平方公里的省級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目前,已有30多個重大種植、養殖和開發項目落戶,一個百億級綠色產業的創業區、現代農業的示范區正在快速崛起。
“項目園區化、種植科技化、生產工業化”,全新的現代高效農業理念,讓一樣的農田里長出不一樣的“神奇莊稼”:水稻長在“蚊帳”里、生豬養在“賓館”里、荒蕪的“海濱沙漠”成了最具人氣的生態旅游度假區。
一個個傳統農業項目的“變色”,給如東農民帶來沉甸甸的收獲和希望。到今年上半年,全縣89%的耕地實現綠色耕種,獲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三品”187個,品牌價值超過20億元;建成現代高效農業園區40多個,總面積84.1萬畝,畝均效益超5000元,農民人均增收1503元,增長21.3%。
綠色利用,南黃海崛起“綠色能源之都”
藍天白云下,一排排高近百米的巨大風車,在大海中浩然列陣,就像綿延數十公里的“風車之林”全球首個海上潮間帶風電場的壯美場景,讓來如東出席“國際青年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力峰會”的外國青年學生們,個個驚嘆不已。
比壯美場景更為震撼人心的,是這座“海上三峽”釋放的巨大能量。數據顯示,這一臺臺風機,每天向華東電網輸入的電流超過了90萬千瓦時。
多年前,一位客商被引到海邊。客商問:“如東有什么?”如東人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有風。”如今,正是這“風”,吹響了如東在新一輪沿海開發中打造全國“綠色能源之都”的號角。
短短幾年間,南黃海的風給如東吹來了諸多第一: 我國第一個國家風電特許權示范項目建成了亞洲最大的風電場;全球首個海上潮間帶風電項目正式并網發電;已建、在建的風電裝機容量和并網裝機容量均居全省第一……
“抓不住的”風“變成急著用的”電“,給如東發展綠色能源帶來了更多靈感。”縣長潘建華感慨地說,換個視角看資源,廢棄的秸稈、垃圾以及陽光、潮汐,都成了寶貝。
國內首家生物質發電示范項目,建起來了;日吞食1000噸垃圾、總裝機1.95萬千瓦的垃圾發電廠,建起來了。一個以風電為主體,以垃圾、生物質、太陽能、潮汐以及天然氣等可再生資源發電為支撐的、國內品種最齊全的綠色能源格局,迅速形成。目前,全縣綠色能源發電量累計達47.4億千瓦時,相比于常規火力發電,累計減排二氧化碳560多萬噸,減排二氧化硫2.5萬噸,節約標煤165萬噸,如東獲評全國首家“綠色能源之都”。
綠色轉換,綠色工業強勢拉動綠色崛起
走進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記者看到,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特色化學原料藥基地和綠色化工新材料產業園正在加快推進。“綠色繡球”吸引德國、韓國等國多個世界500強企業主動上門。今年上半年,已有24個重大綠色項目相繼投產,實現應稅銷售41.8億元,其中僅化工新材就貢獻了23%的增幅。
如東工業基礎薄弱,且多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等“三高產業”。而“企業不消滅污染,污染就要消滅企業”,成為如東的“綠色發展”共識。從去年開始,一場“拒絕黑色GDP”的“綠色風暴”席卷全縣,100多個小化工、小電鍍項目關閉了,30多家骨干化工企業全部搬進了沿海精細化工園,企業由“黑”變“綠”。
借助沿海開發布局綠色產業,沿106公里海岸線,規劃總面積近500多平方公里的5個綠色特色產業園區,如東手筆巨大。其中,以“綠色”、“環保”、“低碳”為主題的如東循環經濟產業園,是全省唯一的國家級“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區圈區管理試點園區”,通過5至10年的建設,將實現綠色銷售1000億元、稅收50億元,打造資源再生、二次原料市場、利廢制造項目集聚的長三角循環經濟示范產業園。
綠色產業的快速布局,強勁拉動了綠色增長。目前,落戶如東沿海超億元項目100多個,其中,超10億級20個,超百億級5個。隨著這些重特大項目的開工建設,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重石化等4大千億級新興特色產業群,正在沿海洼地勃然崛起。
來源:新華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