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商洛核桃產業還需“兩條腿齊步走”


    時間:2012-10-03





      說起核桃,大多數商洛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仿佛有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這是記者在陜西省商洛市采訪幾天后的感受。


      作為全國核桃主產區之一的商洛市,憑借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地域優勢以及相關政策的扶持發展核桃產業。核桃的種植面積、產量、產值逐年增加,在陜西乃至全國都位居前列。


      據統計,截至2011年底,商洛市核桃的總面積達到208.3萬畝,核桃總產量3.66萬噸,年綜合產值9.8億元。從這一連串的數字可以看出:商洛的核桃產業發展勁頭十足。


      產業做大了,問題也隨之而來了。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盡管商洛的核桃產業發展看似“風光”,卻依然擺脫不了傳統產業發展模式的束縛。而科技跟不上與管理落后是兩個主要的瓶頸。


      機械化程度低。這不僅在商洛,在全國其他核桃的主產區,也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就商洛而言,目前核桃的采摘、去皮、晾曬以及取仁等一系列程序主要由人工完成,不僅危險而且效率低。此外,剛采摘的核桃除了鮮食以外,其余的需要及時晾曬,以防止發霉,但遇到陰雨天氣,由于沒有必要的烘干設備而導致林農損失慘重的事情也時常發生。作為核桃產出大市,機械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商洛整個核桃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其次,核桃加工產業較為滯后。在傳統觀念里,除了核桃仁作為鮮食的保健品外,核桃果實的其它部分都被人們扔掉。有效的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這是商洛核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核桃深加工的產業鏈僅僅發展到以加工核桃糖和核桃油等為主,而這些僅有的核桃加工產品卻因價格等原因,讓眾多消費者望“核桃”興嘆。直接導致了“皇帝女兒也愁嫁”的尷尬局面。這就需要進一步延長拓寬核桃產業鏈的長度和寬度,在產業的發展中充分發揮核桃的價值,比如用核桃青皮里的汁液研發一些染料,用核桃殼做一些裝飾品等等,提高核桃產品的研產能力,增加核桃產品的種類和數量。


      管理落后。商洛核桃種植有2000多年的歷史,一直以來,核桃的生產都是由千家萬戶完成的,規模小而分散,技術推廣的難度大;且由于管理粗放,導致病蟲害嚴重,單產低。這是核桃產業耀眼光環背后存在的最大難題。科學有效的管理是一個地區產業發展的基礎,所以商洛在大規模發展核桃產業的同時,高效管理問題不容忽視。


      商洛發展核桃產業,只有把創新和管理這兩個問題解決好,才能使核桃產業之路走得更加平穩,走向更遠,從而助推整個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