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輕工聯社及所屬省工藝美術協會,加強對傳統工藝美術特別是農村手工藝產業的管理、指導、服務,積極推進山東農村手工藝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
據悉,山東省農村手工藝非常發達,各縣區均有手工藝生產。目前,山東省工藝美術產品有12大類、116個品種,生產總量和出口規模多年保持全國同行業第2位。全省規模以上工藝美術企業1223家,完成工業總產值8905億元,出口交貨值214億元,創匯近30億美元。在傳統工藝美術品中,農村加工的手工藝品約70個,其中目前發展良好、已形成規模化生產的品種15個,急需挖掘、整理或恢復發展的品種20個。
近年來山東各地秉承悠久的歷史文化,充分利用豐富的原材料資源、農村富余勞動力資源和精湛的傳統技藝,推進手工藝開發生產,創建了國家級特色區域9個,分別是:郯城、臨沐“中國祀柳之鄉”,臨沐“中國柳編之都”,萊州“中國草藝品之都”,文登“中國工藝家紡名城”,夏津“中國工藝品之鄉”,武城“中國民族毯業城”,灘坊“中國風箏之都”,嘉祥“中國石雕之鄉”、“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等。
特色區域建設,推進了手工藝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手工藝的規模化和產業化對幫助農民致富創收,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城市返鄉農民工就業,以及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據《山東農村文化產業調查報告》,近年該省農村手工藝品產值約4122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從業人員25萬人,帶動農村加工隊伍近200萬戶。
來源:消費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