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標文化助推四川郫縣豆瓣產業做大做強


    作者:張東    時間:2012-09-26





    近日,一列滿載著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郫縣豆瓣的載重貨車緩緩駛出四川省丹丹調味品有限公司(下稱丹丹調味品)的現代化廠區,踏上了前往美國、日本、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出口之旅。從一個年產值僅有幾千萬元的家族式企業,一躍成為年產值近3 億元的集團化公司,丹丹調味品的跨越式發展之路,正是郫縣豆瓣產業依托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不斷做大做強的縮影。

    已有300 多年歷史的郫縣豆瓣是享譽中外的地方特色產品,被譽為“川菜之魂”。然而,長期以來,郫縣豆瓣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效益低,不具備市場競爭優勢。2005 年底,為了進一步弘揚郫縣豆瓣的傳統文化,提升郫縣豆瓣的優良品質,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準對郫縣豆瓣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有了這道“ 護身符”,郫縣豆瓣產業從此煥發新生。2006 年初,郫縣縣委、縣政府專門成立了郫縣豆瓣地理標志保護辦公室,制定并出臺了《地理標志產品郫縣豆瓣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對郫縣豆瓣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專用標志的申請、使用、監督、管理等方面作了具體規定,為企業積極加入到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陣營”提供了強大的組織保障,有力地促進了郫縣豆瓣產業的穩步發展。

    傳統產業的振興和騰飛,離不開先進的標準體系和強大的技術力量。為此,郫縣質監局牽頭制定了《地理標志產品·郫縣豆瓣》國家標準,并于2006 年12 月經國家標準委正式發布實施。據了解,新標準涵蓋了郫縣豆瓣從原料、環境、工藝到檢驗、出廠、售后的每一個關鍵質量控制點,為郫縣豆瓣搭建了一條“全程可追溯、質量有保障”的安全產業鏈。與此同時,郫縣質監局還幫助企業積極建立并完善質量檢測體系。目前,該縣獲準使用地理標志的104 家豆瓣企業100%配備了質量檢驗室,并有兩名以上專職檢驗人員,保證產品批批檢驗合格,方可出廠;他們還推動郫縣豆瓣企業與重點科研院所廣泛聯姻、強強聯合,培育了丹丹調味品、四川省郫縣豆瓣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鑫鴻望食品有限公司3 家企業為郫縣豆瓣工程技術研發基地;成立了郫縣豆瓣工程技術中心,先后在生物技術改造傳統工藝、提高發酵技術、應用健康因子、改良生產設備、開發外包裝及系列產品等方面實施了5項重點科技項目;成立了成都市產品質量檢測院安德川菜調味品檢測站……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質量建設和技術創新,推動郫縣豆瓣走上了規范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的“快車道”。

    去年以來,隨著郫縣爭創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的步伐加快,郫縣縣委、縣政府開始在更大的舞臺上描繪郫縣豆瓣產業的發展藍圖。他們提出了“ 圍繞中國川菜產業化基地,打造百億產業集群”的發展思路,大手筆推進川菜產業化園區規劃建設,集中發展川菜調味品、川菜原輔料和特色食品三大產業,目前已基本形成兩平方公里項目承載能力,吸納了鵑城、丹丹、高福記等30 余家郫縣豆瓣優勢企業在此聚集發展。

    目前,郫縣豆瓣年總產量已超過60 萬噸,銷售收入總額達30 億元,出口創匯達500 萬美元,產品不僅遍布全國各地,還遠銷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打響了四川特色農產品在世界餐桌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真正實現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川菜;有川菜的地方,就有郫縣豆瓣。”“按照《郫縣豆瓣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我們將充分挖掘地標文化,積極搶占產業高端,用3~5 年的努力,實現產業銷售收入100 億元,形成3~5 個年銷售收入10 億元以上的企業集團,解決勞動就業2.5 萬人,出口創匯達到1500 萬美元,使郫縣豆瓣產業真正做大做強。”郫縣質監局局長吳運鑫堅定地說。

    來源:中國質量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