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畜牧業養殖模式已由過去千家萬戶粗放式散養向規模養殖小區精準化飼養管理推進,作為現代畜牧業發展重要標志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如今已占據大多數,發展到6392個。
甘肅省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現場會近日在天水市召開。據介紹,目前,甘肅省生豬、蛋雞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分別達到61%和90%,肉牛達到30%,農區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達到38%。已創建部級標準化示范場45個、省級118個、市州級173個,其中,農業部授牌25個。蘭州花莊奶牛場、天水嘉信奶牛場被農業部評選為全國百例標準化“典型示范場”。
傳統的散養模式,“人畜同院”、“畜禽混養”,生產設施落后,存在畜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標準化規模養殖是解決畜牧業發展中畜產品安全、動物疫病防控和市場供給的治本之策。
甘肅省著力推廣標準化規模養殖,先后在財政補貼、銀行貸款、建設用地、技術培訓等方面出臺配套扶持政策,2005年省級財政安排500萬元養殖小區專項資金,2011年國家安排甘肅省2700萬元生豬標準化養殖小區項目、1000萬元奶牛標準化養殖小區項目、700萬元肉羊標準化養殖小區項目、1400萬元畜牧“菜籃子”項目、1.8億元現代農業畜牧發展資金項目,省級財政安排近4000萬元的牛羊產業大縣標準化養殖小區資金,全省用于標準化養殖場小區建設的資金總計達2億多元,是2005年的40多倍,充分調動了養殖企業和養殖大戶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的積極性。
甘肅省于2009年開始確定全省每年新建1000個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按照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圈舍建設、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疫病防治、統一管理、分戶經營的要求去建設,探索培育出豬禽養殖“正大模式”、肉牛養殖“康美模式”、肉羊養殖“中天模式”等一批示范典型。
據悉,“正大模式”推廣了正大標準的圈舍建設、品種引進、配方飼料等先進經營管理理念;“康美模式”加強了龍頭企業與養牛戶利益連接機制;“中天模式”以產業化經營理念帶動農戶發展標準化肉羊養殖。
來源:中國新聞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