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廣東省實施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工作會議上,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決定》以及《廣東省發展臨海工業實施方案》、《廣東省發展海洋新興產業及海洋科技實施方案》、《廣東省發展濱海旅游業實施方案》、《廣東省集中集約用海實施方案》、《廣東省海洋生態保護實施方案》等五個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五個實施方案共提出包括177個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超1萬億元。
據記者粗略統計,《廣東省發展臨海工業實施方案》、《廣東省發展濱海旅游業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中提出的項目投資額占總投資80%,其中諸多項目涉及航運發展。
海洋裝備制造升級資金超千億
根據《廣東省發展臨海工業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力爭到2013年廣東基本形成現代化臨海工業發展格局,到201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臨海工業基地。此次廣東海洋裝備制造業升級工程重點建設的項目18個,總投資約1296億元。
根據方案,臨海工業重大工程的建設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啟動試點階段,從2011年下半年—2013年12月;第二階段為全面實施階段,從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第一階段珠海海洋工程裝備基地有關配套基礎設施基本建成,中船集團珠海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項目、中海油珠海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項目兩大主體項目全面開工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00億元以上。廣州龍穴島造船基地、中船集團廣州低速柴油機一期、廣機海事重工造船基地,累計完成投資50億元以上;游艇產業初具規模。爭取吸引2—3家大型臨海重化裝備企業到廣東省設立出海口基地;三一重工港口工程機械首期項目、中鐵南方工程裝備生產建設項目建成投產,累計完成投資130億元以上。第二階段:中船集團珠海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項目首期工程、中海油珠海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項目建成投產,累計完成投資200億元以上,形成2-3家產值超百億元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中船集團廣州低速柴油機二期項目開工建設。到2015年,年造船能力超過800萬載重噸,修船塢容量超過200萬噸,累計完成投資100億元以上;游艇產業成為船舶產業重要增長點。三一重工珠海港口機械二期項目等全面建成投產,累計完成投資200億元以上。
兩大郵輪母港年接待10萬游客
根據《廣東省發展濱海旅游業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郵輪游艇新興高端旅游產業工程有重點項目8項,總投資522.2億元。廣東開發建設兩個郵輪母港。將深圳太子灣和廣州南沙港打造為國際級郵輪母港,打造一條一程多站式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郵輪旅游精品航線,提升廣東濱海旅游品位。布點一批高端游艇中心。以廣州、珠海、惠州、江門、陽江等城市為基地,規范發展游艇俱樂部,重點發展粵港澳互通的游艇項目。
根據方案,濱海旅游重大工程的建設總體上分也兩個階段,分別是從2011年下半年-2013年12月;從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第一階段:深圳太子灣和廣州南沙港兩大國際郵輪母港項目全面開工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10億元以上。廣州南沙、江門新會的游艇中心項目全面開工建設,累計完成投資30億元以上。第二階段:深圳太子灣和廣州南沙港兩個國際郵輪母港開始營運,累計完成投資190億元以上,引進或形成2-3家國際知名的郵輪公司,打造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郵輪精品航線,年接待游客數量達到10萬人。珠海、惠州、中山、湛江游艇中心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形成3-5家年營業收入超億元的游艇俱樂部。
航運用海得到重點傾斜
根據《廣東省集中集約用海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廣東將統籌建設廣州南沙龍穴、汕頭東部、湛江東海島等28片集中集約用海區。長期規劃集中集約用海面積約59590公頃,其中填海面積約37635公頃。到2013年,重點推進廣州南沙龍穴等8片集中集約用海區建設,部分區域完成填海工程,重大項目投入生產。
根據方案,重點推進的8片集中集約用海區中有4個區重點發展航運業:廣州龍穴島用海區。依托深水岸線優勢,發展以外貿集裝箱運輸和大宗散貨運輸為主的深水港區,建成立足珠三角、輻射華南、面向世界的現代化物流產業基地。圍繞南海資源開發,重點發展船舶制造、船舶修理、深水航道建設工程機械、油氣勘探開發裝備、海上石油鉆井平臺等,打造華南地區最大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
珠海高欄島用海區。建設綜合性深水港區,依托深水港區發展石化產業基地,承擔以海洋運輸為主的大型儲運,積極發展化工、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等臨海產業,建成全國綜合性樞紐港區、全省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
湛江東海島用海區。依托湛江港,重點建設貨物年綜合通過能力較高的碼頭泊位和深水航道,承接產業轉移,重點發展石油化工、鋼鐵產業、裝備制造業、綜合工業、倉儲物流、高新技術等臨港工業,形成臨海現代工業集群區。東海島北部區域規劃建設港口作業區、石化產業區、倉儲物流區、公共設施用地、生態綠化區、水域等六大功能區,遠期建設東海島南部區域。
東莞長安交椅灣用海區。推進港城一體化,以港口物流、產業促進和城市服務為主導,建設現代化濱海新城。本區規劃建設碼頭作業區、物流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區、濱海新區、城市休閑旅游客運中心區等五個功能區。(本報駐粵記者龍巍)
來源:中國水運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