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最早認知并重視工業設計的廣東省,工業設計對產業的“撬動”作用日益顯現,已逐步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在導入工業設計創新機制的企業中,有90%改善了企業形象,80%開拓了新產品市場,70%通過設計降低了產品成本,企業利潤的40%來自工業設計。
據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蔡勇介紹,全省每年在工業設計方面的投入占研發經費的比重越來越大,以美的、TCL、康佳、創維為代表的大型制造業,每年的設計開發投入持續增長。全省專業工業設計機構超過700家,4000多家制造企業設立工業設計部門,一大批工業設計優秀企業脫穎而出。
抓基地和骨干企業輻射全省
早在2008年,廣東省就制訂了《工業設計示范基地(企業)評定管理辦法》,率先推動和開展工業設計基地(企業)評定工作,先后評定了三批共53家工業設計示范基地(企業)。2009年,以省區共建方式由廣東省經信委與順德區政府共建廣東工業設計城,整合了國內外資源。目前廣東工業設計城已逐步成為國際知名、國內領先、輻射力強的工業設計高地,開創了以園區為載體的工業設計產業集聚模式。同時廣東省大力抓好工業設計骨干企業培育工作,毅昌、東菱、嘉蘭圖、浪尖、艾萬和六維空間等一批專業工業設計龍頭企業快速發展,成為引領全省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的引擎。
抓平臺建設營造社會環境
廣東省還通過舉辦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工業設計競賽活動,打造工業設計發展平臺。2010年1月,廣東省舉辦首屆工業設計職業技能大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和省長黃華華親自出席了頒獎大會,給設計業界帶來巨大的鼓舞,全省各地也紛紛舉辦各類活動。2010年,廣東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提出“開展全省工業設計大賽”,在全國首次將工業設計提上省委、省政府議事日程。第五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以“面向現代產業的設計”為主題,結合廣東省產業特點及未來發展方向,突出設計與制造業的融合。今年,廣東省又舉辦以“新設計、新廣貨、新生活”為主題的第六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并采取了綜合賽與專項賽、各地聯賽相結合的新機制。廣東省有關部門對大賽給予了大力支持,對優勝者在全國率先授予省級“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五四青年獎章”等榮譽,也授予“廣東省技術能手”和“十大工業設計師”稱號,并加大了獎勵力度。
抓空間布局打造生態走廊
廣東結合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提出了打造“粵港工業設計走廊”的構想,廣東省經信委多次與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和香港設計中心等機構舉行粵港工業設計合作研討會,制訂工作方案,建立溝通渠道和機制,就建設粵港工業設計走廊規劃和布局,促進香港設計教育、人才、機構、配套產業等工業設計資源在粵港工業設計走廊上的合理分布、有效流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香港、深圳、東莞、廣州、佛山(順德)、中山、珠海等珠三角地區為主線的A字型工業設計產業生態走廊。
抓技能培訓形成人才高地
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廣東在全國率先構建了工業設計職業技能評定和工業設計師職稱評定體系。2009年初,通過專業競賽,評出了61名工業設計師、120名助理工業設計師。2010年,正式建立專家庫、考試題庫,舉行工業設計專業技術職稱考試。兩年來,已有314人通過考試取得全國認可的工業設計相關資格,并率先評出了31名高級工業設計師。同時,還結合第五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評出74人晉升工業設計師職業資格,開創了國內職稱評定模式的先河。
為給工業設計輸送更多的人才,廣東省以粵港合作方式建設廣東工業設計培訓學院,成為國內第一所專門的工業設計學院;由廣東省經信委和順德區政府共建的廣東工業設計城,與清華大學等國內頂尖高校聯合設立工業設計研究生培養基地;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美院等一批高校先后設立工業設計專業教育,構建了工業設計的人才智力支撐體系。
來源:中國工業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