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的區位優勢明顯,開放開發的模式很新穎,發展無污染產業,追求海島保護中的科學開發,很有意義。”近日,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駐華代表處區域首席代表柯文斯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綜合實驗區考察時,被其獨特的開發理念所吸引,他感慨地表示。
隨著2011年3月《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正式發布,福建平潭,這個曾一度淡出人們視野并有著戰爭、偷渡等記憶的地方,短短幾年就成為海峽兩岸人民的希望與夢想之地,因為這里不僅僅在創造著財富。
2010年2月,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主任由南平市長龔清概調任,這一“高配”的人事舉措,注定給平潭的崛起寫下注腳。龔清概說:“平潭是一個新特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我們要秉承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注重吸收世界各地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統籌城鄉資源,吸引優秀人才,努力把平潭建設成為幸福宜居島。”
2011年6月,國家對《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批復要求:大膽實驗,著力探索兩岸交流合作新模式,努力把平潭建設成為兩岸同胞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
福建省財政廳廳長陳小平認為,國家賦予平潭最優惠的稅收政策,為加快推進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創造了優越的政策環境。平潭綜合實驗區的稅收優惠政策疊加了我國現行各類區域稅收優惠政策,實際上已突破了現行保稅港區的政策內涵,在稅收政策和海關監管上屬于“境內關外”,具備了“自由貿易區”的某些功能和特征。
最新出爐的稅收統計數據,也有力地對平潭崛起做出了回應。2011年,平潭綜合實驗區實現國稅收入2.38億元,同比增長45.9%;實現地稅收入8.97億元,同比增長46.1%。今年1月~7月,平潭綜合實驗區國稅收入達2.55億元,同比增長63.2%;1月~8月,地稅收入7.24億元,同比增長36.9%。
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今年全年,平潭綜合實驗區各類稅收總體同比增幅可達15%。
按照規劃的要求,“在制定產業準入及優惠目錄的基礎上,對平潭符合條件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陳小平認為,這是中央賦予平潭所有稅收優惠政策中含金量最大的一個政策,對于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吸引臺灣企業和大型跨國企業在平潭設立營運總部等,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在營業稅優惠政策方面,注冊在平潭的航運企業從事平潭至臺灣的兩岸航運業務取得的收入、保險企業向注冊在平潭的企業提供國際航運保險服務取得的收入、企業從事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取得的收入,均免征營業稅;現代物流企業享受按差額征收營業稅政策。
陳小平認為,這對鼓勵航運企業來平潭注冊并從事平潭至臺灣兩岸航運業務有較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將平潭建設成為兩岸交流交往、直接“三通”的重要通道。對吸引臺灣投資者設立企業從事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對接臺灣高科技產業,也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與2011年開始啟動的“平潭智慧島”規劃建設的臺灣資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邱林盛介紹,“平潭智慧島”建設將突出兩岸民眾來往便利,讓臺灣人生活在平潭就如生活在臺灣一樣。
在此前舉行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平潭堅持生態、低碳、智慧、開放的原則招商引資,“寧可少一點也要好一點”,共推出13項內外資項目,其中內資總投資約306.4億元;外資總投資40.24億美元。如香港世茂集團首期投入3億美元、總投資24億美元,在平潭壇南灣組團建設涵蓋會議中心、高端旅游度假區等在內的旅游綜合體。
“今后,平潭將突出發展電子信息、海洋生物科技等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平潭綜合實驗區經濟發展局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據統計,自2011年至今,平潭新批外資企業61家,投資總額55049萬美元,注冊資金30918萬美元,合同外資24603萬美元。僅今年1月~8月,平潭綜合實驗區已新批外資企業38家,其中臺資企業占33家,投資總額為17100萬美元。
來源:中國稅務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