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工業報記者從湖北省經信委獲悉,作為一個老工業基地,湖北一向以機械、汽車、鋼鐵、石化等工業產品聞名全國。然而,在目前經濟下行壓力普遍較大的背景下,該省食品工業卻異軍突起,成為全省工業經濟中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
增速居行業首位
據了解,“十一五“以來,湖北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不斷增加,由2005年的1027家增加到2010年的2463家。2010年全省食品工業增加值693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42億元,實現利稅189億元,其中實現利潤120億元。2011年全省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跨越千億元臺階,同比增長32%;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000億大關,同比增長60.1%;其產業規模已超越了鋼鐵、石化,僅次于汽車。
另據該省經信委經濟運行處最新發布的全省工業經濟運行報告,今年上半年,在多個行業發展趨緩、下行的情況下,該省食品行業仍保持了高位增長勢頭,全行業完成增加值597.5億元,增長21.1%;營業收入2001.2億元,增長31.6%;實現利潤94億元,增長28.6%;創稅58億元,增長36.4%。這些數據,有力地表明湖北食品已成為全省工業經濟中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
具有四大特點
湖北食品工業為何能發展最快?該省經信委總工程師陶紅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湖北食品工業在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中部六省中僅低于河南省,排名第二。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形成了四大特點:
一是規模不斷壯大,行業集中度較高。截止2011年底,全省食品工業主營收入過億元的企業由2005年的100余家發展到500多家,過10億元企業近50家,過20億元企業10多家,過30億元企業4家,過40億元企業2家,過70億元企業1家。中高檔白酒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精品糧油比重提高了8個百分點。全省食品工業有8個產品榮獲“中國名牌”稱號,10余件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同時,“十一五”以來,全省食品工業集中建設了一批重大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達千億元以上(僅2011年投資就達581.7億元,同比增長55%),一批骨干企業技術裝備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有的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非國有經濟已占全省食品工業的96%以上。
二是自主創新能力較強。近些年來,全省食品工業加強了產學研結合,基本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科研院所為支撐的技術研發體系。“十一五”以來,全省食品工業企業科技投入比“十五”增長50%以上。與此同時,全省食品工業企業建有博士后工作站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技術中心30個。經過不懈的努力,全省食品工業科技貢獻率比“十五”提高了3個百分以上,新產品產值率提高了0.61個百分點。
三是聚集效應日益明顯。這主要表現在:近幾年來,全省一批食品工業園已初具規模,正在向做大做強的方向發展;全省食品工業形成了一批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以食品工業為支撐的優質農產品加工基地建設已全面鋪開。初步形成了長江三峽柑橘罐頭生產、漢江流域水果加工、江漢平原優質糧油、環洪湖優質水產、沿武漢城郊蔬菜加工等具有區域特色的食品生產基地。
四是對外開放卓有成效。首先是百威、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統一、娃哈哈、匯源、雙匯、青啤、太子奶、華潤、燕京等一批“十一五”前引進的知名品牌和企業在全省增加投資,進一步擴大了生產規模;其次是蒙牛、王老吉、紅牛、銀鷺、魯花、伊利、中糧、雨潤、金鑼、貝因美等一批知名企業和品牌“十一五”加盟湖北食品工業,為全省食品工業加快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全省食品工業發展新的增長點。2011年,全省食品工業年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500多家企業中,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就達到了40%以上。
雄心勃勃揮戈上陣
據悉,“十二五”期間,湖北食品工業的任務是:重點打造五個千億元行業,著力培育四個具有較好發展前景的行業。這五個千億元行業是:糧食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煙草、飲料制造、畜禽制品加工。四個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行業是:水產品加工行業、果蔬、茶葉加工行業、發酵及調味品行業、特色食品行業。到2015年,全省食品工業增加值將達到2200億元,年均遞增19%,主營業務收入達到7000億元,年均遞增21%。實現利稅920億元,年均遞增17%。
為了完成“十二五”的既定目標,湖北食品行業各龍頭企業揮戈上陣、紛紛沖刺:被省委、省政府稱之為“三化同步、協調發展一面旗幟”的福娃集團,從147元創業,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實現利稅1億元,產值近68億元,建成了現代化的生產加工區,聯結基地120多萬畝,網絡農戶30多萬家。
目前正在加速建設食品六廠,未來五年,該集團將致力實現全國稻米產業化的領軍企業,銷售額達100億元。被授予全省、乃至全國“五個第一”的湖北萊克集團,主導產品有小龍蝦、美國斑點叉尾魚、羅非魚、淡水魚糜、泡藕帶等5大系列40多個品種,產品暢銷歐盟、美國、俄羅斯、中東、日本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生產能力20萬噸,冷鏈物流能力10萬噸。該集團力爭在“十二五”末實現加工能力30萬噸,銷售收入過50億元,小龍蝦育苗突破10億尾,輻射潛江及周邊縣市種養殖基地20萬畝,帶動10萬農戶增收致富。而有“中國新八大名酒”之一榮譽稱號的稻花香集團,30年來自我加壓、勇闖市場,于2006年成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其品牌價值2011年已達118.58億元,今年要達到168.85億元,并力爭2015年銷售收入跨入500億元大關。
陶紅兵強調,湖北有信心和能力進一步做大做實做強食品工業;按此強勢發展,食品有可能躍升為全省工業經濟中第一大支柱產業。下一步的措施是:進一步打造食品誠信體系、加強規劃和扶持力度、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實施食品工業品牌戰略、實施科技創新戰略等。
來源:中國工業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