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努力,沈陽在低空及通用航空領域已經進入一線行列,其傾力打造的航空產業基地剛剛得到相關部委批復,成為我國第一個低空空域航空服務站試點。“第二屆中國低空經濟論壇暨中國AOPA年會”日前在沈陽召開,多位專家針對低空及通用航空領域發展建言獻策。
據了解,目前國家發改委共批復了8個國家及省部級航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別設立在西安、沈陽、哈爾濱、安順、成都、上海、天津、珠海。此外山東濱州、江西南昌、河北石家莊等地都在積極發展制造為基礎的通用航空產業基地。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國通用航空與發達國家相比仍處于初級階段。“由于我國通用航空基數太小,目前發展遠遠跟不上民航整體發展速度。雖然我國的商業航空已經躋身全球第二,但民用航空行業機構嚴重失衡。”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委員會總干事王霞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校長楊鳳田則表示,就現狀而言,我國初步具備了空域條件,低空領域開放已經納入“十二五”規劃。但同時也要看到,現在仍有6大問題擺在面前。例如,國家層面缺少整體戰略部署,各省市行業之間缺乏系統性綜合規劃;政策法規不夠完善,各部門尚未達成共識;通用航空機場數量少且分布不均衡;相關服務體系不健全;專業人才匱乏;民用航空工業發展滯后,自主產權通用飛機機型少等問題。
對于未來的發展方向,楊鳳田告訴記者:“第一是要樹立‘大通航’發展理念。注重整個產業鏈條協調發展,堅決摒棄只是注重通用飛機制造等第二產業或只注重通用航空運營等第三產業的片面性思維;第二是堅持政府主導,突破僅靠民營企業即可發展通用航空的觀念;第三是必須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航空產品;第四是通航發展人才培養需先行;第五是通用航空的大發展必須先‘玩’起來,比如優先發展航空駕校和航空俱樂部等;第六是建立通用航空發展示范基地;第七是建立通用航空科學技術協同創新平臺。”
據介紹,沈陽早在2009年已經著手大力發展通用航空業。同年3月與沈飛達成共同建設沈陽通用航空產業基地的意向,項目地址設定在地理優勢明顯的法庫縣。2010年9月,正式獲中央軍委空軍批復,成為東北地區首個正式獲得批復的通航起降場。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基地已于2012年2月正式獲得國務院、中央軍委、國家空管委低空空域開放試點區批復;2012年3月法庫通航起降場正式被國家空管委、軍委空軍批準成為我國第一個低空空域航空服務站試點,該試點的獲批對全國積極探索低空空域改革、推進通航產業發展以及建設全國示范通航基地有著重要意義。(張征 賈曉東)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