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白酒行業欲抱團發展走品牌突圍之路


    作者:崔小兵 蔣維勝    時間:2012-09-12





    日前,首屆白酒經銷商高峰論壇在重慶舉行。眾多重慶白酒企業發出倡導和呼吁:擯棄過去的價格戰,致力于發展中高端產品,打造叫得響的特色重慶白酒品牌。

    這樣的呼聲看似有些突然,但在重慶市酒類管理局有關負責人看來,卻是意料之中。“近5年來,重慶白酒企業在自家市場丟掉了30%的份額。”面對茅臺、五糧液、郎酒、稻花香等“川黔大軍”的凌厲攻勢,重慶本地白酒面臨著重重困難,抱團發展和走品牌突圍之路是必然之選。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重慶涪陵、巫山等區縣,年產值約1000萬元左右的酒廠不在少數,但大多數企業最貴的酒也只能賣300元左右,主要靠低價散裝酒贏占當地市場。“這上百家酒企,還都是經過殘酷搏殺后活下來的。”重慶酒類管理局局長戴云說,2004年時,重慶有白酒企業上千家,遍地開花的小酒廠為了“出線”,不惜虧本殺價。

    打價格戰的,并非局限于小企業。在重慶乃至全國酒類市場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江津酒廠也未能獨善其身。該集團公司董事長李樹明說:“為搶占市場,價格競爭最激烈時,最便宜的一瓶江津老白干酒只賣3元錢,幾乎無利可圖。”近年來備受歡迎的另一重慶白酒品牌重慶詩仙太白酒業集團也是如此。“這幾年本地酒惡性競爭,中低端基本是虧本在做。”該集團總經理陳紅兵坦言。

    多年來的價格戰“內訌”不光耗盡了重慶本土酒廠的精力和底氣,更重要的是,把快速發展的重慶白酒消費市場“讓”給了外來競爭者。

    記者采訪發現,重慶市民生活中雖不像北方人一樣喜愛飲白酒,但在工作應酬卻經常喝。重慶秦媽餐飲公司董事長秦遠紅介紹說,許多外地客人到重慶就餐時也想喝重慶本地白酒,但往往找不到合適的——重慶本地白酒品種過于單一,而五花八門的外地白酒品牌逐漸成了重慶餐飲業酒水銷售的“大頭”。

    “外地白酒大舉入渝,或強勢拓展,或收購本地企業,或貼牌灌裝,渝酒生存環境堪憂。”重慶酒類協會會長秦鴻志坦言,國內白酒產業加速重組和不斷擴張,渝酒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秦鴻志坦言,目前重慶60%的白酒企業每年工藝改進投入未超過產值的5%,有的企業甚至長期無投入。

    據悉,目前,渝酒在市場意識、品質提升、營銷手段、人才培養等方面,都與近鄰四川、貴州等地企業存在較大差距。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重慶白酒企業大多由作坊發展而來,大多擴張意識淡薄,缺乏科技創新動力,產品質量落后。

    目前重慶白酒市場規模達60億元,預計三五年后將達80億~100億元。“這絕對是一場饕餮盛宴。”著名白酒專家胡永松稱,未來十年是白酒的“黃金十年”。

    渝酒如何給自己定位?如何轉型升級?胡永松認為,渝酒須直面差距,擯棄“低價競爭”理念,在特色上下功夫走中高端的路子。

    “詩仙太白酒與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淵源,是我們的靈魂。”詩仙太白集團總經理陳紅兵說,他們將堅持中高端發展戰略,打造全國詩酒第一品牌,力爭“十二五”末規模達到30億元。與詩仙太白一樣,江津酒廠也大幅調高了“金江津系列”、“元帥酒”等中高端產品的比例。“我們將堅持清香型的特色。”江津酒廠集團公司董事長李樹明說,江津酒廠是全國小曲清香型白酒最大廠家,他們制定的小曲清香型白酒釀造標準已成為國家標準。因此,他們將堅持中高端戰略,打造全國小曲清香型白酒第一品牌。

    “要振興重慶白酒產業,就要打造出一兩個百億資產的酒業集團。”不少業內專家認為,渝酒要大發展,必須整合資源,讓“龍頭”舞起來。再通過整合資產、技術等資源,創出一兩個在全國有影響的品牌,從而帶動整個渝產白酒品牌的發展。

    來源:中國質量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