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龍泉品牌戰略鍛造“質量強市”


    時間:2012-09-10





    編者按:龍泉經濟建設要強,必須是質量強市。質量強市應該怎樣做,正在龍泉上上下下引發熱烈反響。龍泉市委書記蔡曉春指出,怎么做,要突出四個方面:一是科學發展,二是轉變方式,三是特色競爭,四是加強品質。他闡述了在龍泉經濟建設過程中必須堅持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統籌、重在為民“四個重在”的實踐要領,以及實施項目帶動、品牌帶動、創新帶動、質量帶動、服務帶動“五個帶動”的重要舉措。當前,全市上下正在為質量強市建設區域經濟而努力。


    龍泉市市長季柏林提出:建設龍泉經濟關鍵在做。一個“做”字,涵蓋了無窮的內容,包含著殷切的期望。做,就要做在基層、做實基礎、做出實效,就要明白“為什么做”、“怎么做”、“做什么”。


    綜合龍泉市情和當今社會發展的實踐,我們清醒地看到,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四個重在”,破解“四道難題”要靠“做”;打造“活力龍幸福泉”要靠“做”;實現龍泉綠色崛起、科學跨越和質量強市戰略目標更要靠“做”。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成就任何事業,“做”是關鍵。在做中履職、在做中盡責、在做中服務、在做中發展,千年龍泉,在品牌強市、質量興市中遽然提速,實現了全市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接軌調整和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浙江龍泉,山為長三角之巔,水是三江之源,生態全國領先,劍瓷世界馳名,還是世界香菇栽培發源地、中華靈芝第一鄉、中國茶文化之鄉。


    近年來,龍泉市圍繞“活力龍 幸福泉”主題,積極實施名牌戰略,大力開展質量興市工作,促進全市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接軌調整和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品牌戰略”打造區域特色競爭力


    短短5年時間,產值就實現了從零到億元的突破,創造這一快速發展紀錄的是“龍泉金觀音”,龍泉市的一個茶葉公用品牌。


    “龍泉金觀音”是長三角第一個烏龍茶新種,自2007年問世以來,獨具“香、活、甘、醇”的特性,被業界稱之為是烏龍茶系列繼安溪鐵觀音、武夷巖茶、潮州鳳凰單叢、臺灣烏龍茶之后的第五朵金花。


    在金觀音茶葉的發展歷程中,龍泉市瞄準“公用品牌”,由政府出錢、出力、出人,申請注冊了“龍泉金觀音”集體商標,大力宣傳推廣,打開市場銷路后,供企業和農民共同使用,實現了以品牌帶動產業發展的目的。2011年,“龍泉金觀音”種植面積達1.5萬畝,茶葉標準化示范基地20個,“龍泉金觀音”專業村3個,標準化加工廠30家,產值達1億多元。


    “龍泉金觀音”的良好發展勢頭,還為龍泉贏得第一次省級地方標準的制修訂權。去年,由龍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龍泉市農業局共同承擔的龍泉金觀音省級地方標準制定項目順利通過驗收,這意味著今后浙江省內以“金觀音”為主的烏龍茶,都要參照龍泉制定的這個標準去執行。


    “龍泉金觀音”公用品牌培育只是龍泉實施品牌強市戰略的一個縮影。為著力實施“品牌強市”戰略,龍泉市不僅出臺了相應的獎勵措施,鼓勵企業提高自主品牌的意識,爭創名牌,不斷提升品牌的知名度,還專門成立了品牌發展戰略工作領導小組,各相關部門發揮職能,突出優勢,為商標品牌保駕護航。同時,工商部門還設立了5個鄉鎮、市場、工業園區品牌服務指導站,建立中國馳名商標、浙江省著名商標和麗水市著名商標、龍泉市著名商標四級商標梯次培育管理體系,實行“一幫一”制度,幫助企業注冊商標,指導其規范使用。


    目前,龍泉的竹茶菌蔬四大農業主導產業中,除“龍泉金觀音”外,蔬菜產業也有了“龍泉綠”公用品牌,“龍泉黑木耳”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龍泉靈芝”、“龍泉靈芝孢子粉”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這些身份,不僅促進行業發展“強筋壯骨”,而且在農業轉型升級、農民增產增收、農村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起到了顯著作用。


    “品牌強市”戰略還助推了民企擺脫“升級難”。 浙江龍泉兄弟之星汽配有限公司原來是一家以代加工為主的企業,只注冊有一個商標“兄星”。而現在,通過龍泉市工商部門的“品牌指導”,企業走上了自創品牌的發展之路。在近幾年中,兄弟之星汽配有限公司先后注冊了“頂刮刮”等多只商標,并進行了商標國際注冊,企業的生產也漸漸從代加工轉變成了自主品牌加工。


    這幾年,“創建品牌”已是龍泉企業界最熱門的詞匯,截至今年6月底,龍泉全市有效注冊商標達到1923件,其中農產品注冊商標288件、服務商標138件、國際商標43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件,集體商標2件;已創有中國馳名商標5件,其中行政認定1件,浙江省著名商標20件;龍泉市還成為“中國汽車空調零部件產業基地”、“中國竹木戶外休閑用品產業基地”、“全國十大食用菌生產基地”,正積極創建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全國十大食用菌生產基地。還有8家企業被評為“浙江老字號”,成為全省“浙江老字號”最多的市縣。


    就在越來越多龍泉誕生的品牌影響中國之時,品牌效應也讓龍泉嘗到了“甜頭”。因為品牌集群,帶來了技術、人才等要素的集聚效應;因為品牌魅力,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向龍泉伸出“橄欖枝”;因為品牌戰略,龍泉的競爭力正進一步提升,戰略框架正進一步拉開……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