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江蘇石化產業飽受外部影響逐步加深、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困擾,但全省石化產業按照“十二五”規劃既定的目標,一路披荊斬棘,加速產業調轉,總體運行質量日趨好轉,呈現“優”大于“憂”的運行態勢。
產銷增速明顯放緩,行業運行基本平穩。1~6月,全省4254家規模以上石化企業共實現工業總產值7907.91億元、銷售總產值7702.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72%、12.62%,行業經濟下行態勢初顯企穩跡象。
出口面臨較大壓力,或進入波動性低速增長軌道。1~6月,全省石化行業實現出口交貨值620.57億元,增幅同比微降0.44%,但其全國占比有所回升,達到23.5%,繼續大幅領跑全國各省。
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進入2012年,江蘇石化行業依然保持較高的投資熱情,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上升,項目建設保持平穩。1~6月,全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36.31億元,同比增長22.26%。項目建設方面,新開工項目數880個,同比增長18.44%;施工項目數為1390個,同比增長4.2%;竣工項目452個,同比增長6.6%。投資項目規模明顯擴大。
行業盈利狀況下滑。今年以來,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用工成本上升、下游產業低迷等情況,全行業經濟盈利狀況有所惡化,效益快速下滑。1~6月,全省石化行業實現利潤286.56億元,同比下降24.76%,較全國平均降幅多10.33個百分點;虧損面擴大,同期企業虧損額達到46.72億元,同比擴大138.1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3個百分點。
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會長秦志強表示,目前行業增長正在逐步擺脫以往過度依賴投資拉動的模式,轉向內生增長方式,調結構、轉方式已經成為很多企業的自覺行為。
據秦志強介紹,“十二五”以來,江蘇石化行業強化產品結構優化,加快產品技術向高端領域延伸,目前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精細化學品等產值比重已達60%以上,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年均增長達30%以上,而資源和能耗在2005年的基礎上每年下降15%以上。同時,企業結構逐步優化,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企業兼并重組呈現良好態勢。近幾年來,伴隨著兩輪化工專項整治,已淘汰中小落后化企4000余家,提高了產業集中度。
“多種經濟成分共同駛入調轉快車道,以新興產業置換、改造傳統石化產業,這是江蘇石化產業脫離原有偏資偏重產業結構,實現復蘇的必由之路。”秦志強同時道出了江蘇化工的優勢,就是逐漸完善化、規模化的園區化工。“目前,江蘇省經各級政府批準共設立、建成化工園區(集中區)70家,總規劃面積達到787.7平方千米,入駐企業2261戶。”(本報記者 王云立 特約記者 馬建平)
來源:中國化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