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9月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召開,與之口岸相隔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也成為關注焦點。作為我國對俄經貿的橋頭堡,該市上半年完成對俄貿易總額39.2億美元,同比增長82%,成為我國名副其實的“對俄經貿第一大市”。
依托4個國家一類口岸的通道優勢,牡丹江對俄貿易額已連續20年居黑龍江省首位,有著“全國對俄經貿看龍江、龍江對俄經貿看牡丹江”的美譽。
早在2006年,牡丹江市就啟動了“哈爾濱牡丹江綏芬河、東寧”對俄貿易加工區建設,形成長達700公里的對俄貿易“黃金帶”,其中211公里在牡丹江市境內。2008年,黑龍江省把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確定為省八大經濟區之一;2009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綏芬河綜合保稅區,這是東北地區惟一的沿邊陸路綜合保稅區,2010年9月,綏芬河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營。2011年牡綏地區區域發展又列入國家“十二五 ”發展規劃。
牡丹江抓住發展契機,大力實施“進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貿易抓轉型、合作抓延伸”的發展戰略。如今,這條“黃金帶”上已逐漸形成了對俄木業加工、機電、食品、建材和輕工五大產業集群,并形成了境內外互動發展的格局。境內8個園區中有2個已成為國家級開發區,累計落地項目778個,完成投資291億元;境外6個加工園區,累計完成投資34億元,入駐企業達到57戶。
在對俄貿易中,牡丹江市還大膽探索,創造出境內與境外園區互為原材料供應通道、互為進出口加工基地、互為銷售市場的跨境連鎖加工模式。東寧縣利用俄羅斯豐富的寶玉石資源,把建設珠寶玉石產業基地作為推進對俄經貿合作轉型升級的龍頭項目。目前,東寧寶玉石城已完成投資4億元,入駐企業36戶,今年寶玉石貿易已超過200噸。今年上半年,牡丹江市的產品出口比重和進口資源落地加工率分別達9%和37%,產業外向度和經濟開放度穩步提升。
今年5月,牡丹江市政府駐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商務聯絡處正式成立,商務聯絡處集對俄經貿服務中心、旅游促進中心、外事聯絡中心于一體,架起了中俄交流與合作的新橋梁。
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APEC會議將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符拉迪沃斯托克召開,為中俄兩國貿易帶來了新的巨大機遇,為此,牡丹江構筑了全方位的中俄兩國地區經貿、投資、旅游、人文交流合作的大平臺。
作為“丹江智谷”,于去年開工建設的牡丹江中俄科技信息產業園區,是牡丹江市規劃建設的產業新城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加強對俄科技交流的新載體。這一項目將依托牡丹江市在農業科技、機械制造、醫療衛生、硬質材料、石油化工等方面的產業基礎和科研力量,引進俄羅斯在港口建設、航天機械、新材料等方面的領先技術,與濱海邊疆區的大學和科研機構開展學術交流、科研合作,項目計劃總投資32.4億元。
以國際化視野抓開放促合作,不僅使牡丹江市鞏固了“對俄經貿第一大市”的位置,而且使其成為全國沿邊開放的熱點。如今,牡丹江市正加快沿邊開放先導城市建設,通過持續打造進出口加工中心、商貿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會展中心等“五個中心”,向東北亞經濟圈開放合作先鋒城市邁進。
來源:中國經濟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