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產業,人稱“美麗產業”。浙江省花木產業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經過30年的發展,2011年浙江花卉苗木行業總產值達406億元,位居全國首位,成為浙江十大農業主導產業之一。
前不久,記者參加了浙江省林業廳組織的“花卉苗木看浙江”專題采訪活動,在寧波北侖、嵊州、金華等地,親身感受了浙江花卉苗木業的發展變化。
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共增
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10多年前還是一個以種植水稻為主的村莊,人均年收入不到5000元。2000年,金華市國際山茶物種園落戶該村后,全村開始大力發展以茶花為特色的花卉苗木產業。受此影響,目前竹馬鄉成了國內知名的茶花之鄉,茶花苗木銷往全國各地,還出口到了新西蘭等地。2011年,下張家村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花木億元村,全村人均年收入達9萬多元。
目前,浙江形成了很多享譽國內外的特色花卉區域品牌,例如蕭山龍柏、黃楊花灌木,金華茶花等,它們的產量和價格對國內市場都有重要影響力。
浙江花木產業的發展對吸收剩余勞動力、帶動第三產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全省花卉苗木種植面積為193萬畝,產值155億元。據統計,全省現有花卉苗木企業21663家,從業人員65.8萬人。花卉苗木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在鄉就業機會,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2010年,金華市花農人均純收入達22537元,花木種植人均產值達36837元,花木種植畝均產值8057元。花木業成為浙江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最好的種植業。
此外,花卉苗木產業的發展也為浙江省創造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北侖是臨港大工業城市,有很多鋼鐵企業、石化企業等,環境污染嚴重。這幾年,北侖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改善生態,2011年獲得了“浙江省森林城市”稱號。
追求新品種開發保護搶占制高點
浙江是花卉苗木大省,市場競爭激烈。近幾年,為了獲得市場優勢,花卉苗木經營者在加大新品種開發培育力度的同時,更加重視旗下產品的“專利權”。浙江省林業種苗管理總站站長駱文堅介紹,目前,浙江省已累計申報新品種保護189個,獲得授權78個。
佛手是一種著名的觀賞植物,在金華經營佛手的花卉苗木企業很多烈。1998年,25歲的張錦林投身佛手的盆栽培育,在與國外同行交流合作時他發現,為花木的新品種申請知識產權保護,非常有必要。2010年,張錦林將申請了新品種保護權的“千指百態”佛手推向市場,由于是獨家產品,帶來的利潤非常可觀,現在張錦林每畝“千指百態”佛手產值可達10萬元,公司年產值達到2000萬元。
與張錦林一樣,金華的方永根也非常注重對花木新品種權的保護,他所創建的公司自1997年以來已篩選出1000多個具有優良特性的杜鵑花新品種株系,其中有200多個新優品種處于推廣階段,有18個新品種被國家林業局授予新品種權。不久前,他的“春滿園”和“紫金山”兩個新品種已經成功轉讓給浙江森禾股份有限公司,轉讓費高達100多萬元。
調整結構轉型升級永立市場潮頭
在寧波蓮苑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苗圃基地,連綿的荷葉中間,還有睡蓮、萱草等水生花卉。總經理張秋君介紹,水生花卉對河道水污染治理效果明顯,他目前種植水生花卉面積有200多畝,主要用于河道的清潔綠化工程,1年產值達四五百萬元。
在金華市綠源珍稀樹種研究所的圃地里,一棵棵樂昌含笑高度統一、樹冠整齊、粗壯挺拔,這是通過切根修冠培育出來的精品綠化樹。負責人鄭挺楊介紹,他有一套嚴格的苗木生產標準,采用過標準化手段生產的樹木,即便是常規樹種,也會有高的產出,做過造型的樂昌含笑比普通的要貴1/3。據了解,金華市是全國最早開始苗木造型的地區之一,目前全市已有樹樁盆景、造型苗木基地7000畝。
隨著花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浙江花木產業將面臨三大挑戰:市場外移、產業提升和結構優化。駱文堅認為,浙江要通過品種技術創新、園林工程帶動、市場銷售牽動、花卉文化拉動,促進浙江花卉苗木業持續健康發展。通過引進和選育新品種,實現人無我有;通過推廣應用容器育苗、設施化栽培等實用技術,做到人有我優;鼓勵有實力的花木企業進入園林工程,增加花卉苗木的使用量;舉辦展銷會,擴大經紀人隊伍,促進花木銷售;擴大花文化宣傳,促進花卉進入家庭和多元化開發,實現花木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多元化發展。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