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桂合作,梧州、肇慶兩地先行一步,在沿西江兩岸,雙方各劃50平方公里,共100平方公里作為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區域,是打破行政區域限制而建立起的試驗區,在全國沒有經驗可借鑒,突破難題是該試驗區成功與否的關鍵。梧州、肇慶兩市加強協調,敢于改革、敢于突破,爭當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全力推動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成為粵桂合作新亮點,西江經濟帶新高地。
截至目前,各項前期基礎工作扎實推進,已到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之時,待粵桂兩省區簽訂《關于加快推進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后,試驗區的建設將“揚鞭快馬”。
爭取政策支持掃平機制障礙
去年底,梧州、肇慶簽訂《肇慶-梧州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橫空出世”。然而,在全國沒有經驗可借鑒的前提下,規劃談何容易,進展何其艱難,更重要的是建立試驗區后引進的企業姓“粵”還是姓“桂”,風險如何承擔等。
“在全國無先例、沒有經驗可借鑒的前提下,打破行政區域的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的建設,最大難點是如何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和共同管理。”近日,市發改委主任徐文偉接受采訪時坦言,為此雙方本著“合作共建,互利共贏,優化布局,聚集發展,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的原則,使兩省區不同的財政、金融、環保等政策在試驗區內實現疊加從優,共同確立風險共擔和利益共享機制,即投入和產出各占50%,探索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同時力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爭取更多支持政策,為試驗區建設掃平機制障礙。
市政協主席吳漢華也認為,由于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涉及政策層面因素較多,有必要形成全國政協提案,在國家層面進行呼吁,從國家層面給予先行先試、優先發展政策支持。
“廣東、廣西兩省區的體制、機制不一樣,建設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遇到的問題肯定很多,既然兩省區賦予了我們探索的機會,就要敢于改革、敢于突破。”肇慶市副市長關鵬這樣認為,特別試驗區的管理體制構想主要是成立特別合作區管委會或其他的機構,各自派出代表黨委、政府的干部主動進入,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進園的企業無論是處于廣東地界,還是處于廣西地界,都統一由園區管委會相關的機構處理,同時,發揮試驗區多重政策疊加的政策,取長補助,讓入駐企業享受最優惠的政策。
關鵬的話并不無道理。有經濟學者認為,既然廣東、廣西賦予肇慶、梧州兩市打破區域限制建立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就應該在實踐中勇于當先行者,大膽創新,破浪前行,靈活運用現有的各種政策,同時出臺促進有利于試驗區發展的政策,共同努力將特別試驗區上升為國家級的試驗區。
成功的關鍵在于行動。今年以來,梧州、肇慶兩市迅速行動,就特別試驗區前期工作進行了多次聯合調研,雙方共同擬定了《肇梧戰略合作市長聯席會議及相關工作協調機制》,提出了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碰頭會、分管副市長協調會、市長聯席會議三個層次的工作協調,為肇梧戰略合作的開展和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的開發建設提供了機制保障。
肇梧兩市發改部門有關人士介紹,《廣東省人民政府、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能否得到兩省區領導的批復通過,是解決好試驗區“出生證”的問題,同時抓緊做好總體的發展規劃等。其中,6月28~29日,兩廣發改委召集了梧肇兩市發改部門在我市研究修改《指導意見》。就《指導意見》的結構、功能定位、產業選擇、政策保障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討論,并達成一致意見,目前正式上報兩省區政府審查,爭取在10月于海南召開的泛珠大會上,由兩省區領導共同簽署。
劃定啟動區先行先試
其實,《指導意見》只是建設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肇梧兩市經過多次協調,特別試驗區已啟動在即。
“各劃50平方公里的特別試驗區中,計劃先各劃5平方公里,共10平方公里作為試驗區的啟動區,先行先試。”徐文偉告訴記者,粵桂兩省近期均已確認了啟動區,其中我市選擇蝶山區塘源片位置,肇慶市則是封開縣江川鎮大園村位置,具體土地涵蓋范圍即將確認。
無可否認,建立100平方公里的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土地、政策則是實質性推進的關鍵。關鵬說,目前,廣東省建設用地比較緊張,土地指標控制嚴格,但肇慶將全力向上級部門爭取單列土地指標,確保試驗區園區建設順利開展。同時,在建設中涉及到的民生問題,將依法依規處理,不會損害老百姓的利益。“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老百姓,相信通過大力宣傳,落實政策,一定會贏得老百姓的支持。”關鵬充滿信心地說。
封開縣副縣長歐衡表示,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啟動區廣東范圍處于低丘緩坡地,有不少范圍屬于集體土地,只要獲得用地指標,就可以啟動。同時,屬農民的土地也正在按照法規法規征收,保證不會拖特別試驗區建設的“后腿”。
目前,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發展正在進行總體規劃和界首組團的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相關產業轉移企業也開始關注能否進入園區發展。肇慶市環保局規劃環評科主要負責人鄧強說,根據國家《環境影響評價法》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等有關規定,規劃編制機關應當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編寫環境影響篇章或說明,并作為規劃草案的組成部分一起報批。在企業的準入門檻上,兩地環保部門將拒絕“高污染”、“高耗能”企業、行業進入,削減污染源排放量。同時,將高起點、高標準地規劃試驗區的基礎設施,做好排水管網雨污分流、集中供水、供熱、供氣、治污及中水回用等工作,固體廢物的處置引入循環經濟的理念,確保園區生態持續良好。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按照計劃,肇梧兩市將選取在兩廣交界處共建大園橋作為開展開展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的啟動點,并在9月份開工建設,率先實現交通對接。
來源:廣西新聞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