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上海石油和化工產業遇到了比較大的困難,不少行業增長停滯甚至滑坡,并出現效益虧損。據上海市統計局和經信委發布的資料顯示,1~6月全市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制造業產值1957.72億元,同比下降0.1%;1~5月利潤總額為23.16億元,同比下降73.7%。
上海市化工行業協會負責人分析認為,增長停滯、利潤下降的主要因素,一是受全球經濟低迷影響,出口嚴重萎縮,而國內市場也難以獨善其身;二是上海正在減少對以高載能為特征的重化工業的依賴,調整力度比較大;三是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劇烈波動,從4月份起油價一路下跌,助長了內外需求進一步放緩,由于中間商去庫存化,甲醇、醋酸、醋酸乙酯等化工產品以及石化中間產品、合成樹脂和合成纖維等的價格出現持續大幅下跌,并造成部分行業虧損。
正進入“創新驅動、轉型發展”關鍵時期的上海石化行業,盡管遇到了重重困難,但上半年依然不乏亮點。一是行業龍頭企業頂住了壓力,勇立潮頭。高橋石化公司和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兩家中石化企業原油加工量達到1097萬噸,同比增2.4%,保證了市場對油品的需求。高橋石化實現總產值398.51億元,同比增6.5%,創出歷史新高。上海石化公司生產部主任告訴記者,為了把虧損減少到最小,該公司積極調整產品結構,開發生產市場適銷的塑料和化纖專用料,應用天然氣替代石油制氫以降低成本,歐Ⅴ柴油投入規模生產,月產量達到1萬噸。
二是千方百計擴大出口。上半年上海華誼集團雖然總產值同比下降1.1%,但在出口方面卻是行業領跑者——出口交貨值43.03億元,同比增長11.8%;通過其華勝公司燒堿和雙錢輪胎出口的拉動,全市燒堿產量達35.23萬噸,同比增15.1%;輪胎產量51.51萬條,增長12.2%。
三是節能減排大有作為。上半年,上海化學工業區工業總產值完成453.9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能耗總量卻減少4.3%。其中上海賽科石油化工公司噸乙烯能耗同比下降1.2%,再創歷史最好紀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四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崛起壯大。通過環線內危化企業的關停并轉,化工企業向園區集聚;各區縣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高能耗、高污染企業與項目得到遏制;通過政策支持與引導,推動了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的健康成長,已形成聚氨酯產業鏈和工程塑料研發生產應用一體化基地。上半年,全市實現新材料產值808億元,新能源產值199.5億元,生物醫藥產值357億元,位于國內領先。
正如上海市經信委重化處一位負責人所言,盡管當前全球經濟走勢出現反復,但這正是上海化工產業調整升級、創新發展的好時機。7月12日,上海市政府發布《上海市石油和化工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將石油和化工定位為不可或缺的基礎性產業,極大提振了行業克服困難、創造美好未來的信心。該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結構調整,進一步降低能源資源消耗,走安全、生態、綠色發展之路。到2015年,石油和化工產業工業總產值約420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0%左右,年均增長5%;化工新材料產值在全行業總產值中的占比提高至30%;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低于國家指標,力爭達到或接近國際同行業水平。
為此,上海化工行業堅持擴大開放,吸引國內外投資和技術不停步。以上海化工區為例,1~6月共引進外資16.22億美元,同比增554%,其中包括中石化三井項目、贏創德固賽項目和拜耳材料科技新材料增資項目等。上海已成為全國石油和化工跨國企業總部、研發中心和生產工廠最集中的地區。
展望下半年,經濟發展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上海市化工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困難時期,我們要看到光明未來,預計上海化工行業三季度會探底趨穩,四季度逐步回升;隨著調整轉型的深化和追求高水平發展,上海化工行業將迎來“鳳凰涅槃”的新局面。(特約記者 顧定槐)
來源:中國化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