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品牌指導”助推民企擺脫“升級難”


    作者:黃深鋼    時間:2012-08-21





      沿海制造業大省浙江實施“品牌強省”戰略,近幾年從基層建立“品牌指導站”,初步形成全覆蓋、多類型、聯動發展格局,助推民營經濟擺脫“轉型升級難”。

      擁有“夾浦”品牌、主要養殖青蝦、甲魚等水產品的湖州夾浦太平橋特種水產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許炳云說:“農民以前只知道把東西賣出去,誰知道要搞商標?”他告訴記者,經過注冊品牌后,原來賣60-80元一斤的甲魚,現在賣到了150-180元,2007年整個合作社產值不到100萬,現在接近1000萬。

      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從數量上看,浙江是商標總量大省,達到67萬件,光去年就注冊13萬件。但跟全省80萬家企業、200多萬個體工商戶的總量相比,也僅占22%。“除去一些大企業注冊多個商標,實際上大量市場主體仍沒有自己的品牌,尤其是一產、三產。”

      為改變長期處于國際產業鏈低端的不利局面,浙江省工商部門從5年前著手從基層建立“品牌指導站”,助推民營經濟轉型升級。

      在位于紹興的中國輕紡城,當地的品牌工作指導站與中國輕紡城市場知識產權保護促進中心、紹興縣中國輕紡城花樣登記管理保護辦公室等兩家單位一起,共同隸屬于中國輕紡城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辦公室內,形成一個集指導、創建、保護三位一體的品牌指導機構。

      “輕紡城市場每年登記花樣版權超過4500件,占全省著作權登記數的一半以上,可以說品牌保護涉及輕紡城的生死存亡。”紹興縣工商局輕紡城分局副局長丁國平說,當地品牌指導站正積極構筑“版權+商號+商標”指導體系,助推中國輕紡城大品牌體系建設。

      浙江省工商局介紹,目前“品牌指導站”在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初步形成以工商為主導、組建單位為依托、專人專職為基礎,提供實用的品牌指導與服務的品牌指導站建設模式,并在實踐中創造了以地方鄉鎮、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市場、行業等特色產業為依托的三種主要的指導站運作模式。

      浙江工商部門去年出臺了《關于在全省開展品牌指導站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品牌指導站基本覆蓋所有經濟強鎮鄉,每個市有2-3家特色樣板指導站,全省樹立10家示范指導站的目標。鄭宇民說:“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服務長效機制,激發企業主體意識,創造更好的品牌發展機制,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品牌的強大保障。”(黃深鋼)

    來源:新華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