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興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快速崛起


    作者:徐冬梅    時間:2012-08-16





    近年來,長興鄉村旅游逐漸形成了以“農家樂、農業觀光園和農事節慶活動”三位一體的發展新模式,吸引了大批國內外崇尚自然休閑人士前來居住或投資。環長興鄉村旅游產業鏈和休閑項目不斷豐富,建成了一批全省乃至全國首屈一指的具有長興文化內涵的精品特色鄉村旅游項目。

    農事節慶活動好戲連臺

    二月梅花遍地香、三月桃花吐芬芳、四月茶園綠意濃、五月櫻桃惹人醉……所有這一切都依托于幾年前出臺的《長興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與布局規劃(2010年—2012年)》和《長興縣新鄉村游發展總體規劃》確立的“五區四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總體布局。紅梅、櫻桃、楊梅、草莓、葡萄、西瓜、銀杏、紫筍名茶等十多個類別的休閑農業產業園區在全縣各鄉鎮相繼形成,賦予相應的旅游設施配套功能后,成為了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新景點。按照不同產業和產品的季節差異,各鄉鎮(街道、園區)紛紛結合農事節慶,形成了一鄉一節、一月一節、一品一節。如林城鎮梅花節、和平鎮桃花節、洪橋鎮河蟹節、泗安鎮櫻桃節等。

    頻頻舉辦的農事節慶給農民帶來什么?最直觀的作用就是提高了農產品的銷售價格,農民的腰包鼓了起來。近年來,長興楊梅價格從2元/公斤提高到30元/公斤,水蜜桃價格翻了8番,葡萄價格翻了5番。據統計,去年該縣七大特色產業總產值達到30多億元,渚山村梅農的收入由以前的40多萬元增加至6900多萬元,二界嶺鄉櫻桃銷售收入由50萬元增至1820萬余元,和平鎮城山溝桃子銷售收入增至4000余萬元,平均每戶農戶增收近5000元。看著自己種的農產品越賣越俏,腰包越來越鼓,農民樂呵呵的,更有信心投身到發展現代農業的熱潮中。

    此外,農戶、各類經營主體提升農產品品質,大力實施品牌化戰略。“紫筍”牌茶葉、“興藤”牌葡萄、“漾蕩”牌河蟹、“忘不了”牌生態鱉等一批農產品品牌享譽長三角地區,都曾被央視的鏡頭聚焦過。長興累計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基地62.4萬多畝,產品303種,獲得國家地理標記產品2種,創建浙江省農業品牌11種,省著名商標16件,農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農家樂成了農民的搖錢樹

    長興農家樂起步于2002年,以前農民都赴外地打工,自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后,長興把景區建設、農事節慶活動與農家樂旅游開發相結合,農家樂成為了農民的搖錢樹。

    2007年全縣休閑農業經營戶均年收入達到近8萬元。2011年,更是實現了飛躍,全縣農業休閑點戶均營業額達30多萬元,每戶凈收益10萬元以上,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去年達到15640元,年均增長13.4%。

    為增加農民收入,激發農民致富創業的積極性,長興充分利用“民資、民力、民智”,以農民作為收益主體,確保農字當頭,全縣99%的農家樂均為當地農民自主開辦。水口鄉原來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鄉鎮,村民的主要收入就是販賣廉價的茶葉和毛竹,很多村民都住在破舊的平房里。自中國首座皇家貢茶院在顧渚山動工復建以來,該鄉鎮相繼開出了如“茅草屋”、“紫藤閣”、“茶即茗”等多家農家樂。如今,該鄉顧渚村的“農家樂”年接待游客就達到25萬多人次,各方面收入達5000多萬元,給這個常住人口2500多人的村莊帶來了不菲的經濟收入。賓客來來往往,昔日的山窩窩如今成了長興茶文化之旅黃金旅游線上的一顆耀眼明珠。

    農家樂旅游成為長興縣旅游休閑度假的亮點,離不開長興縣委、縣政府的重視。長興出臺《促進全縣旅游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打造長三角生態休閑度假新選區的實施意見》、《促進旅游業加快發展的優惠政策》等系列政策文件,著眼為鄉村旅游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近年來縣財政共安排資金2.95億元,用于休閑農業發展扶持。

    為打造農家樂品質,長興創新性地在實施了“三化”工程:“標準化”、“精品化”、“特色化”。目前,全縣有各類農家樂760多家,床位數1.4萬多張,餐位數4萬多個。今年1-6月份,全縣各類農家樂接待游客280萬人次,實現收入3.36億元,同比增長達到46%。

    休閑農業觀光園不斷興起

    客源充足使資本都往長興集聚。城山溝桃源山莊、渚山楊梅休閑農業觀光園、陶家灣休閑漁莊等一批休閑農業觀光園紛紛建成,反過來又使農家樂如虎添翼。

    近年來,長興大投入,優培育,做強“休閑農業觀光園”,以體驗農村生產環境為主要載體的鄉村旅游,推動了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全縣建成畝效益超5000元的縣級農業示范園區103個,其中超過30個現代農業園區包含休閑農業項目,已創建省級休閑農業示范園3個。和平、泗安2個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累計投入1.79億元,完成規劃總投資的97.9%,充分發揮農業特色產業優勢,推動了休閑農業觀光。泗安鎮的果圣生態農業開發項目、虹星橋鎮的大唐國際休閑農業項目等10多個高檔休閑農業觀光項目投入建設,計劃總投資超過3億元,已投入資金達1億元。

    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休閑農業園區和鄉村旅游項目建設。在出臺的《關于促進旅游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中,提出了多種優惠措施加以扶持,增添了鄉村旅游發展的動力。截至去年年底,長興吸引了東方梅園、銀鼎山莊、艷陽果圣山莊等一批精品休閑農業項目落戶,投資達到3.6個億。2012年,全縣休閑農業類項目實到外資265萬美元,縣外內資1.9億元。社會資本投入涉及農產品加工、休閑觀光類的項目合計32個。

    長興秉持著“政府主導、農民主動、企業參與”的發展模式,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投入億元,“串線成帶”,建成以北線“江南茶鄉”、西線“岕里人家”、南線“希望田野”和東線“太湖風情”為主題的覆蓋全縣的旅游風景帶。整合鄉村康莊工程、萬里清水河道等項目資源,加快鄉村旅游公共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為鄉村旅游發展創造了條件,其蓬勃發展又推進了新農村配套設施的加快完善,最終實現了兩者的良性互動、互促共進!(徐冬梅)

    來源:中國旅游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