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再掀海洋經濟發展熱潮


    作者:許嫣妮    時間:2012-08-15





    ◎ 把握“五區一基地”的戰略定位,構建“一帶、雙核、六灣、多島”的海洋開發格局,試點工作2013年全面啟動;
    ◎ 到2015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28%以上,年均增速比地區生產總值快3~4個百分點;
    ◎ 到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經濟強省。


    8月6日召開的福建省委九屆五次全會,明確了發展海洋經濟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堅定了全省上下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信心和決心。


    當天下午,貫徹福建省委九屆五次全會精神加快海洋經濟發展專題會議在福州召開。來自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海洋與漁業廳,6個沿海市、縣(區)的政府部門,以及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等單位的200多名代表參加了這一盛會。加快福建海洋經濟發展,已成為福建全省關注的熱點。


    海洋經濟試點工作穩步推進


    “海洋是福建發展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未來所在。”在貫徹省委九屆五次全會精神加快海洋經濟發展專題會議上,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長張志南強調,要緊緊抓住開展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的重大機遇,把加快海洋經濟發展擺上重要戰略位置,以積極有效的作為,全力推進海洋經濟強省建設。


    福建發展海洋經濟,在區位、資源、環境等方面都頗具優勢。國務院2011年3月批復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明確要求,“支持福建開展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努力建設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一年來,福建海洋經濟試點工作穩步推進,編制完成《福建省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發展規劃》和《福建省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總體方案》,并上報國家發改委等待批復;在此基礎上,還編制完成了《福建省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福建省海洋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規劃》兩個專項規劃;同時,組織起草了《貫徹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


    據統計,2011年福建海洋生產總值4419億元,比上年增長20.0%,占福建地區生產總值的25.4%,較上年同期提高了0.4個百分點,海洋三次產業比例為8.1∶44.3∶47.5,海洋經濟呈現出效量齊升的良好勢頭。同時,海洋綜合管理穩步加強,在全國率先建立了海域使用補償和海域使用權抵押登記制度,隨著百個漁港建設、千里岸線減災、萬艘漁船應急指揮“百千萬工程”的不斷推進,海洋防災減災的能力不斷增強。2011年近岸海域二類以上的水質占61.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比2010年提高了2.1個百分點。


    依海而興海洋經濟捷報頻傳


    近年來,福建沿海各地依托區位優勢和海洋資源優勢,把握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建設新機遇,大力發展臨海工業、港口經濟、濱海旅游和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等海洋產業,依海而立,捷報頻傳。


    福州市加快建設羅源灣船舶產業集群,并規劃建設粗蘆島船舶工業園,努力打造現代船舶產業鏈;中石油公司福建LNG接收站力爭年底開工;陸上風電裝機容量已建成投產30萬千瓦;福州保稅港區、江陰港口物流中心、江陰鐵路物流貨場等物流載體項目正加快推進。


    廈門海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2011年,廈門市海洋經濟增加值為284.37億元,占全市GDP的11.2%。海洋生物制藥、保健制品業初具規模,如治療骨關節炎特效藥物硫酸氨基葡萄糖,現已達到年產20噸以上的產能規模;相繼啟動了海滄游艇制造基地、五緣灣游艇展銷中心、香山游艇會所等項目,游艇經濟發展熱潮正在形成;海水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噸水淡化能耗已降到3.5度電,遠低于目前我國平均5度電的水平;開發海濱休閑度假產品,2011年濱海旅游增加值18.14億元。


    漳州市海洋工業持續突破。古雷PX、PTA建成即將投產,旗濱玻璃建成六條生產線,福欣特殊鋼鐵將在年底竣工,以詔安金都海洋生物產業園為聚集區的海洋生物醫藥業快速增長。2011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達823.2億元。


    泉州市被列為國家九大石油化工基地之一,石化產業產值已超千億元;2011年,泉州港口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9300萬噸和150萬標箱,內貿集裝箱運輸已進入全國五強港口行列;建成國家級中心漁港3個,擁有機動漁船6634艘,2011年海洋漁業產值93.3億元。


    莆田市將在三灣(即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兩島(即湄洲島、南日島)重點推進5個重點區、12個重點基地規劃建設,形成以湄洲灣北岸、興化灣南岸為兩翼的引領海洋藍色產業帶建設、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海洋經濟核心區域。


    寧德市重點發展臨港工業、現代海洋漁業和濱海旅游業三大海洋主導產業,突出發展三都澳、白馬港、福寧灣、沙埕港四個海洋經濟聚集區,著力構建新興臨港重化工業基地、港口物流基地、海洋新興產業培育示范基地、濱海旅游勝地及現代漁業基地等五大海洋產業基地,努力實現“十二五”末全市海洋經濟總值達2000億元的目標。


    平潭大力發展濱海旅游,完成了龍王頭濱海旅游區的環境整治,建成海漁廣場和海濱公園,并計劃投資65億元建設海壇古城和投資75億元建設民生養生基地項目。充分利用豐富的海上風力資源,規劃開發建設4個海上風電場。其中,大練風電場擬投資40億元,建成后年發電量達7億度,產值超7億元。


    新一輪海洋開發熱潮即將來臨


    福建一直具有經略海洋的傳統與特質。自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委省政府就著力實施“大念山海經”“山海合作,建設海峽西岸繁榮帶”“建設海洋大省”“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等一系列戰略規劃。


    如今,福建的海洋經濟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8月6日召開的福建省委九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對《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海洋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討論稿及9條配套措施進行研究討論。《意見》涉及優化海洋空間開發布局、提升港口群綜合服務功能和支撐帶動力、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打造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構建海洋生態安全體系、深化閩臺漁業合作、創新海洋綜合管理體制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實施保障等多個方面,并配套了支持和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9條措施。


    “這是省委省政府積極拓展發展新空間、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戰略舉措,將在全省沿海掀起新一輪的海洋開發熱潮。”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劉修德表示,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一定會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凝心聚力,主動作為,深入實施科教興海戰略,培育發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海洋服務業,構建競爭力強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同時加快創新海洋綜合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海岸帶和海洋資源綜合管理,加強海洋綜合執法,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保障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建設更加優美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的福建而努力奮斗。 (許嫣妮)

    來源:中國海洋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