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王沛記者曹吉根)記者從浙江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獲悉,從今年開始,該省將用4 年時間,啟動質量強區、質量強業、質量強企“三強”建設。其中,在每個縣域范圍內著力建設兩個以上質量強區(開發區)、強業(特色產業)和30 家以上質量強企,力爭到2015年在全省創建20個“質量強縣示范縣”。
2011 年,浙江省GDP 總量3.2 萬億元,其中縣域經濟總量占了2/3,縣域經濟成為了浙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廣大中小企業是浙江縣域經濟的主體,也是最廣泛的經濟基礎。此外,浙江省的產業集群數量較多,以中小企業、制造業為主,以特色工業園區為地理形式。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只有廣大中小企業轉向追求以質量提升取勝于市場競爭的軌道,才能說浙江經濟真正實現了轉型發展。“三強”的建設,正是推進產業轉型、提升產品綜合質量的迫切要求。
“三強”創建主要包括講誠信、守底線、強管理、提水平4 大方面。首先,通過質量信用平臺的建設,重點把食品、生產許可證產品、強制性認證產品生產企業的質量信息全部納入其中。其次,守住產品質量的底線,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和各方監管責任,強化行業自律。第三,加強管理,充分發揮各級政府質量獎的導向和刺激作用,今年年內實現各級政府質量獎評審全覆蓋。最后,提升質量整體水平,以產業園區、農業“ 兩區”為“ 面”,塊狀產業、特色及產業鏈等為“線”,規模以上企業特別是龍頭骨干企業等為“ 點”,實現提升質量整體水平的目標。
來源:中國質量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