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關于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并安排了加強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等7項具體任務。
在中央布置的7項任務中,包括農業、能源、交通運輸等產業項目和扶貧、教育、衛生等民生工程,這些項目將為中部地區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湖北省發改委中部辦副主任守同發表示,在外需低迷、內需不振的經濟背景下,中央出臺《意見》無疑對擴大內需、促進中部地區經濟穩定增長有著重要意義。不過,有區域經濟專家也表示,中部6省都有各自的“國家戰略”,目前競爭大于合作,區域分割明顯。
意在擴大內需國務院常務會議布置的7項任務包括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示范區及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基地,發展通用航空,構建沿隴海、沿京廣、沿京九和沿長江經濟帶及支持武漢、鄭州、長沙等地區加快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等方面的具體事項。
為能更好完成上述任務,中央還將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對中部地區安排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就達1.35萬億元,增幅比全國平均水平高8.6個百分點。
在中央布置的7項任務中,包括農業、能源、交通運輸等產業項目和扶貧、教育、衛生等民生工程,這些項目大部分需要中央財政的“大力支持”。同時,這些項目的實施也將為中部地區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比如綜合交通運輸方面,中央將投資加快長江、淮河干流及重要支流高等級航道和重點內河港口建設,新建和擴建一批支線機場,并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目前,江西已聞風先動,在支持洪都航空投資300億元舉建航空城的同時,大舉發展通用航空產業。按江西的規劃,到2015年,江西省航空制造產業及延伸產業將實現年收入900億元,利潤52億元。
此外,中央在構建沿隴海、沿京廣、沿京九和沿長江經濟帶,推動晉中南、皖北、贛南、湘南地區開發開放等方面,給予巨額的資金扶持,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帶。
湖北省發改委的官員表示,此次中部崛起戰略更加注重轉型發展與可持續發展,著力激發中部地區的內需潛能。
金融創新成焦點中央布置的7大任務的最后一項是,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全方位擴大開放,包括支持武漢、鄭州、長沙等地區加快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
事實上,武漢的金融創新已經先行得到中國證監會等中央部門的大力支持。武漢也由此成為中部地區金融機構種類最全、密度最大、開放度最高的城市。
據了解,武漢東湖高新區申請“新三板”擴容試點已于7月22日獲國家批準,只待宣布開板時間。中關村科技園區是全國第一個“新三板”試點園區。
武漢市金融辦副主任劉立新稱,東湖高新區“新三板”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預計首批掛牌企業不少于10家,已有40家企業與券商簽訂“新三板”輔導協議,并儲備200多家后備企業梯隊。
與武漢力推金融創新的做法相似,長沙亦是“高調”推進金融創新工作,旨在建設成為區域性金融中心。
據了解,早在2008年8月,長沙市就出臺了《長沙市先導區金融創新服務專項方案》(下稱《方案》)。《方案》依托長株潭兩型社會綜合改革試點的政策優勢,以實施先行先試政策的長沙大河西先導區為平臺,提出構建新型投融資平臺、創設金融改革和創新試驗區等設想。
長沙希望能爭取到與國家給予天津濱海新區同等的政策支持,允許各國家級金融機構將先導區作為金融改革和創新的試驗區,爭取成為全國大金融機構混業經營的試驗地。
記者了解到,花旗銀行、新韓銀行日前已在長沙設立分行,東亞銀行、渣打銀行也在籌建長沙分行,英大泰和財險、安邦人壽等6家保險公司在長沙成立省級分公司,首家法人保險機構吉祥人壽正在籌建中,長沙市的金融創新正在不動聲色的進行中。
長沙市委書記陳潤兒表示,從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來看,長沙要依靠金融創新,金融創新對長沙未來的發展同樣顯得尤為迫切。
中部6省協調發展遇難題
有區域經濟專家指出,《意見》還有諸多不足之處。例如,《意見》中沒有提及中部6省合作交流平臺建設及相關的機制建設問題,而這恰恰是各省需要解決的重要難題。
武漢大學湖北發展問題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李光說,就目前發展狀況看,包括中三角在內的中部6省各自為戰的局面并沒有被打破,緊密聯系的中部經濟板塊未能形成。
李光認為,中部地區今后要更好地解決中部地區產業結構同構化、經濟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粗放等深層次問題。還需要解決好中部地區各省之間競爭大于合作的弊端,形成協同發展的正能量。
據了解,中部各省先后向中央爭取到立足于本地區的“國家戰略”,致力于本地經濟的發展。山西、河南、江西等中部6省都分別實施了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原經濟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等國家戰略。
這些戰略的實施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如產業競爭加劇、地方保護障礙難除、資源分配不合理等。例如,連通中部多省份及沿海省份的重要交通樞紐大廣高速在贛鄂兩省交界處的上菁路段時遭“腰”折。在湖南、江西、湖北等省籌劃建立“中三角”,并簽訂包括交通項目在內的多個文件后,湖北境內大廣高速南段才于今年5月3日建成通車。
“中部地區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恒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相關城市集群建設的成敗關鍵在于省與省之間能否加強統籌,合作才是發展的基礎與前提。”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認為,目前,中部6省橫向合作很融洽,但縱向的合作明顯不足,在南、北對接上還有很大的難度。守同發同樣認為,雖然《意見》涉及的范圍很廣,但過于宏觀,實際可操作的政策支持不是很多,下一步還需要國家相關部委的配套措施能夠跟上。(熊學慧)
來源:中華建筑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