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日前正式出臺。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關心老區、著眼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緣何成為“國家戰略”,《若干意見》有何政策“含金量”,其中透露哪些“經濟信號”?新華社記者深入采訪,全面解讀“國45條”。
“含金”45條打造老區中的“特區”
“在原中央蘇區范圍內,贛南具有特殊地位,面臨特殊困難,要把支持贛南加快發展作為工作重點,協同推進原中央蘇區整體振興發展”;“國家在資金、項目和對口支援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若干意見》通篇貫穿著這樣的精神和思想。
全國革命老區扶貧攻堅示范區,全國稀有金屬產業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是《若干意見》對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區域的五大戰略定位。
圍繞五大戰略定位,《若干意見》出臺了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支持贛州、吉安、撫州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支持贛州開展統籌城鄉發展綜合改革試驗,支持贛州、吉安創建國家旅游扶貧試驗區,支持贛州、撫州創建全國現代物流技術應用和共同配送綜合試點城市,支持贛州開展全國低碳城市試點,研究設立瑞金興國于都經濟振興試驗區。
贛州市委政研室調研員黃明哲說,據不完全統計,《若干意見》出現了9個“試點”、5個“試行”、4個“探索”、2個“試驗區”、4個“示范區”、13個“重要基地”和30個“重大項目”,并有5個“扶持”、7個“補償”、9個“補貼”、11個“優惠”和128個“支持”。《若干意見》實施后,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將成為許多政策先行先試的全新“特區”。
“贛州市執行西部大開發政策”,《若干意見》第三十四條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章節中的第一條,被贛州市發改委副調研員朱俊東稱為《若干意見》給予贛州的“最大政策支持”。根據這條政策,位于中部地區的贛州18個縣市區將全面執行西部大開發政策,讓贛州在發展政策上成為“中部的西部”。
2010年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有一系列財稅、投資、金融、產業、土地等政策。贛州市國稅局和地稅局的數字顯示,按照2011年的基數,其中僅“對設在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將從原來的25%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這一項就有近5000家企業可減輕稅收負擔2.77億元。
贛州市委常委、秘書長彭業明說,政策條件全面“西部化”,成為老區中的“特區”、扶貧的示范區,加上贛州毗鄰沿海的優勢,未來贛州承接產業轉移將大有可為,經濟社會有望迎來一輪發展的熱潮。
區域發展戰略“均衡化”促進共同富裕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像全國其他地方一樣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由于種種原因,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滯后,與全國的差距仍在拉大。贛州國土面積占全國的0.41%,人口占全國的0.68%,但2011年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僅占全國的0.28%和0.17%,主要人均經濟指標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三至七成,中部地區平均水平的五至七成,與西部地區的差距也在擴大。
人均生產總值,1952年贛州為中部和西部地區平均水平的138.1%和153.9%,1990年為71.9%和76.7%,2000年為60.5%和72.7%,2011年降至54.7%和58.1%。即使與延安、遵義、百色、臨沂、龍巖、三明、黃岡等革命老區比,贛州人口僅次于臨沂,地域最廣,但主要經濟指標總量不占優勢,2011年的增速和人均水平均處于較后或末位。
“沒有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全面小康”。為了讓贛南等原中央蘇區人民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國務院專門出臺《若干意見》,制定了2015年和2020年“兩步走”發展目標:到2015年,在解決突出的民生問題和制約發展的薄弱環節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到2020年,原中央蘇區整體實現跨越式發展,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
此前,贛南四周分別納入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珠江三角洲地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和長珠潭城市群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等四個國家區域發展規劃。在享受國家優惠政策中,贛南蘇區已明顯屬于“中部塌陷”,受到極大的地域壁壘制約,處于被邊緣化的境地。《若干意見》出臺系列財稅、投資、金融、產業、國土資源、生態補償、人才和對口支援政策,就是要使贛南等原中央蘇區這個“中部塌陷”成為“投資的洼地,發展的高地”。
“原來我們國家的區域發展戰略是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再帶動另一部分地區,區域發展國家戰略更多地放在沿海、沿江和沿邊地區。”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這幾年,國家的區域發展越來越傾向于均衡化,宏觀戰略上有東部大發展、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即使在中西部區域內部也越來越注重均衡發展,更多地把中西部的革命老區、欠發達地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給予扶持。
今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了《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把陜甘寧老區列入國家戰略。此次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上升為國家區域發展戰略,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遲福林說,這既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需要,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國家也具備了這樣的財力。同時,這也是當前應對經濟下行穩增長的迫切要求,因為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有廣闊的投資空間和市場空間。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