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西縣工業經濟提速


    作者:王曉北    時間:2012-08-06





    林西縣位于內蒙古草原東部,南近河北,東臨遼寧,林西縣發展經濟存在諸多優勢,并且在經濟上一直在力爭上游。林西資源豐富,有較好的工業基礎。作為工業縣市,林西在工業方面下足力氣,取得較大成績。


      2011年,林西完成工業增加值16.12億元,增長28.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56.33億元,同比增長87.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速31.6%,位列全市第一位。產銷率97.65%,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


      林西的一份年底計劃書顯示,2012年,該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將實現工業總產值72億元。增加值增速30%。2012年全縣計劃實施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重點項目36個,當年計劃完成投資30.6億元。到2015年,全縣工業增加值達到55億元,年均增長32.4%左右。


      “根據區位優勢,林西重點發展有色金屬、能源化工、建材和農產品加工工業。保證本地區經濟又快又好發展,讓林西人民得到經濟發展的實惠。”林西縣委書記程俊孝告訴記者。

      打造完整有色金屬產業鏈


      2011年林西有采掘企業11家、冶煉企業2家,冶金產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272474.3萬元。冶金產業項目有5個,均已開工建設,進展順利,計劃總投資121400萬元,累計完成投資71200萬元。


      林西縣處于大興安嶺南段主峰地帶,位于太平洋成礦帶外帶以及大興安嶺和陰山兩個成礦單元,廣泛分布著銅、鉛鋅、銀、錫、鐵等多金屬礦床。目前林西境內設置有色金屬采礦權6個。


      據記者了解,有色金屬產業是林西縣支柱產業,但長期以來一直處于采選的初級階段,雖然也曾建設銅、錫、鉛鋅冶煉項目,但由于受資金、技術及市場環境影響,先后下馬,不能為本地經濟發展帶來效益。


      該縣計劃“十二五”期間努力打造比較完整的有色金屬產業鏈,建設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有色金屬產業示范基地。


      冶煉又是有色金屬產業鏈條的中間環節,林西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受制冶煉產能不足。近幾年,林西為解決有色金屬冶煉這一“瓶頸”問題,出臺優惠政策,引導重點企業進行重組改造,成功引進中國有色礦業集團完成對赤峰大井子礦業有限公司、赤峰富邦銅業有限公司、林西立仁錫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重組,通過技改擴建提升大井子礦業采選能力。


      2011年6月啟動了10萬噸粗銅冶煉生產,同年8月1萬噸精錫冶煉項目開工建設,計劃2012年年底建成投產;成功引進東北特殊鋼集團組建林西金域鉬制品公司,在積極開展鉬金屬探礦的同時,于2010年開工建設2萬噸/年(一期1萬噸)鉬鐵合金項目,一期1萬噸已經完成建設任務,已于2011年7月投產。以赤峰富邦銅業有限公司為主的冶金產業實現產值28.9億元,比2010年增長了1.71倍,占全部規模以上企業的51.3%。


      目前,有色金屬探礦力度不斷加大,利拓礦業、天成礦業、雙龍礦業、寶俐礦業、海岸礦業等探礦企業已經進入探轉采階段,前景表現良好,10萬噸電解銅已經完成立項等前期工作,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已基本完成。


      發展氟化工為主的能源產業


      “說起林西,不能不提林西的氟化工。”曾有人向記者如此說。


      林西有豐富的螢石儲量,這是發展氟化工的有利條件。2012年上半年,預計螢石儲量2000萬噸以上;截至目前,林西縣螢石采選能力達到3800噸/日規模,已建成投產氟化氫項目1個,在建年產2萬噸二氟乙烷項目1個、年產6萬噸氟化氫項目1個。林西縣已經被赤峰市政府確定為重要氟化工產業發展基地。到2015年,林西縣計劃螢石日處理能力提高到6000噸。


      氟化工的主要原料為氟化鈣,俗稱螢石。林西縣螢石資源豐富,有很長的開采歷史,但以前都是作為原材料輸出,大大降低了這一寶貴資源在本地區的開發利用。2010年4月,林西天一礦業年產3萬噸氟化氫項目動工建設,拉開了林西縣氟化工產業建設的序幕。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